“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言。也是构筑老子治国理念的逻辑起点。它的意思主要是,治国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不要无事生非,如同烹鱼时,如果乱翻乱动,锅中之鱼就会碎掉,不好吃。这表明老子的治国之术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作为典型的“君人南面之术”,它是形式上的“无为”和实质上的“无不为”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老子又强调伟业须从细小做起。他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也就是说,要解决问题,须从简易处人手;成就大事,须从小处着眼。天下看似困难的事情,无一不是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做起,而做成大事,又无一例外地从细微的事开端。所以,明白事理的人,始终不以要做成多大的事业为起端,因此才能成就他的伟大事业。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
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