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廉的读后感


  儒家廉政思想的内涵丰富,突出表现在三为方面:
  (一)为政以德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儒家人士,从政者,正也的立论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为人、为官、为政的原则和规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廉政思想。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后世的孟子、荀子、朱熹等儒家代表在此基础上也都分别作出过阐述。简而言之,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丰富。基本上涵盖廉政、勤政、正义、忠诚、诚信、爱民、慎友等各个方面。二是深刻。提出了慎欲、慎言、慎友、节俭、明察等理念。三是寓意深远。认为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方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四是多角度阐释。在廉政方面要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己有耻,即人不要做出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又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表达了不廉即为耻和知耻即为义的思想。
 (二)为德以廉的思想。儒家思想认为,官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廉政。廉洁是从政者必备的基本道德。即,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指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孔子不仅要求从政者清廉,更要俭近仁贫而无怨难修己以安百姓,做到既廉又俭、虽贫而无怨。这是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双重要求。他强调欲而不贪,主张君子有三戒,不能贪得无厌。
  (三)廉政为民的思想。儒家廉政思想认为,廉政的最高境界是要爱民仁民,主张对人民薄敛赋、厚施予、重教化。孟子提出了要仁民,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政者不仅要自身廉洁,还要关心老百姓疾苦,为民兴利。荀子提出富国裕民的治国思想,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二 儒家廉政思想与新时期廉政文化的关系
  廉政文化由廉政文化两个要素构成。抓住了廉政这个本质内核,抓住了文化这个表现形式,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真正意义上的廉政文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用文化的手段开展廉政建设,在廉政建设中蕴含文化品味,彰显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初衷和本义。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克服非廉政倾向,廉政文化首先是廉政的,不能把非廉政的内容安排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必须克服非文化倾向,廉政文化又是文化的,不能把非文化的东西硬搬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不能把廉政文化与廉政教育、政治宣传混同起来;必须克服表面化倾向,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不能离开廉政文化的本质特征;必须克服庸俗化倾向,不能把其他的工作当成廉政文化建设,不能把廉政文化当成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必须克服行政化倾向,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搞行政干预,要按照和遵循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来建设廉政文化。廉政文化的这种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廉政文化与儒家廉政思想之间必然的联系。

  新时期廉政文化与儒家廉政思想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从的方面看,儒家廉政思想是新时期廉政文化重要的思想来源,新时期廉政文化是儒家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传承性是文化的显著特点,正如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一样,文化也是割不断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对以往文化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新时期廉政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特别是廉政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也是对传统廉政文化、对儒家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儒家主张以廉为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与我们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思想一脉相承;儒家主张廉则明廉生威,这与我们党廉洁奉公的要求一脉相承;儒家主张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儒家主张以德治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与我们党以德治国的思想一脉相承;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一脉相承。可以说,正是有了儒家廉政思想等优秀廉政传统的有益营养,正是有了对儒家廉政思想等优秀廉政传统的吸收、借鉴和改造,新时期廉政文化才有了牢固的根基,才有了丰富的内容,才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从的方面看,儒家廉政思想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新时期廉政文化则在于营造廉政氛围,培育廉政理念,倡导廉政行为,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二者最本质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新时期廉政文化对儒家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赋予儒家廉政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共产党人先进性标准的从政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儒家廉政思想的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深刻变革之中,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这也对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审视传统儒家廉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1立志明德,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修养。立志为修身之首。历史和现实表明,信仰和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在年初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那么,对领导干部来说,究竟有哪些修养方法能够实现个人道德的升华,促进自我道德人格的完善呢?首先,要勤学以济德。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科学的理论,是思想的闪电,它可以照耀前进的道路,驱散心灵的迷雾,给人们指明方向并给予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为此,领导干部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增强本领,使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个人的品质、人格、见识、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其次,要慎独以修德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它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能做到入暗室而不欺,谨守道德规范,自律不苟。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法,体现着领导者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体现着领导者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坚定性。它虽然着眼于,但却能知微见著。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将为政之德自觉付诸人们不睹之处、不闻之域,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有修养之人。再次,要纳谏以明德。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的任何杰出人物都难免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贤与不贤的区别在于对待错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文过饰非,或闻过则改。因此,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有开阔的胸襟,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那些逆耳之言,不仅要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睿智,更要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大度和闻过则喜、自我否定的勇气。惟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领导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