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备富厚的实践经验,正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责的好西席,成为后世西席进修的表率《论语》中很多篇和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干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1.立志有恒,加强修养
孔子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效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论语子罕》)因此,西席不仅要自身,还要教育学生确立崇高志向,树立人生理想,作为个人努力的标的目的。
2.自省自克,自新迁善
孔子主意遇事要长于举行自我省察,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要领孔子教育学生随时对本身的举动举行检查,以便及时发明问题,避免继续犯错误,如许就起到了自我监视的效用孔子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公共利益的体现,对个人起约束效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长于自克是道德修养的标记。
孔子认为,实际中不存在不犯错的贤人,关键是看待错误的态度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认可本身犯过错,并认为,过错被旁人发明,是本身的幸运孔子要求“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3.学而不厌,毁人不倦
西席要尽本身的社会职责,应正视自身的进修修养,掌握博识的常识,具备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4.以身作则,上行下效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自己做榜样他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分说了然自己做榜样的重要性简直,如果西席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孕育发生潜移默化的效用。
5.爱护学生,忘我无隐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西席成功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关心学生品德、学业的促进以及学生们的生活与健康状况,他和学生有深挚的情谊孔子对学生传授常识一无保留,做到了“忘我无隐”。
6.相信学生,鼓励学生
孔子对学生布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半百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这搭包罗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西席、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成长不雅点。
7.不断进修,努力创新
孔子认为西席要讲求教学要领,长于开导学生的心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西席必须本身时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贯通、新的体会、新的发明,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西席不仅给学生以常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如许才算是好的西席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0 21:26:1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