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 [复制链接]

1#

怎样认识中华礼仪之邦


  中国文化不是西方文明的分店,也不是西方文明的复制品,它是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原生文明之一,是东方人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在我看来,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不能抓准中华文明的核心,并且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有一位著名导演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随便舀一勺都是精彩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华文明确实非常浩瀚,精彩之处,在在多有,但它决不是一锅粥,无论怎么舀都一样。这些年各地的文化热蔚为大观,茶文化、酒文化、豆腐文化、小枣文化等等,无所不及。再看书摊上,青楼文化、乞丐文化、流氓文化之类的书触目皆是。这些当然都是文化,也应该研究。但是,毋庸讳言,它们都不是中华的核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


  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有人会说,你这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你是研究礼的,所以才会把“礼”抬得这么高。可是对不起,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者时说:“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为什么可以用“礼”来统领中国传统文化呢?钱先生强调了以下两个要点:


  首先,“在西方语言里没有‘礼’的同义词”,“西语中没有‘礼’这个概念,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的地域多“小国寡民”的特征。而在中国,方言、风俗可以彼此歧异,但是,“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中国各地的风俗、方言的差别之大,甚至不亚于比如法国与德国的差别。而数千年来,中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没有走向分裂,因为彼此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是认同的,那就是“礼”。


  其次,“(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传世文献里可以为钱先生的说法提供佐证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左传》中讲到,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立民人”的依据。《左传》和《礼记》里还多次讲到礼是“国之干也”、“人之干也”,“政之舆也”之类的话,礼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犹如一棵树的躯干,而不是枝杈。没有它就挺立不起来,因为它是中国人立国安身的准则;礼还是推行政令的车舆,没有它,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于四方。可见“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钱先生的见解,高屋建瓴,非常精辟,不如此认识,就不足以把握“中华礼仪之邦”的本质,我本人非常的赞同。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学术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钱先生的这个谈话,所以我必须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到,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礼”是什么


          首先,礼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国家典制。任何国家都有典章制度,而在中国古代,十分强调典制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礼的原则。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是把礼作为道德和客观规律的代名词的。所以《礼记》中写道:“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易”是改易、移易的意思。礼体现的是不能改易的道理,具有最大的合理性。


  国家典制是行政管理的规范,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所以历代政治家和执政者都非常重视,因而有许多的作品。其中最值得向大家介绍的是《周礼》这部书,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清代学者孙诒让称赞它“体大思精”,是黄帝、尧、舜、禹、汤、文王六代治国智慧的集成。《周礼》是一部理想国的蓝图,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所需要的纲领和政策,书中几乎全部涉及到了。例如:中央和地方的格局应该怎样划分?两者的关系怎么协调?如何教育民众?如何考核各级官员?部门之间如何制约?丰歉之年的税率怎么确定?司法制度如何保证公平合理?等等,非常丰富,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理”。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周礼》里的秋官是主管司法的部门,但这绝不是一个滥用刑罚的机构,因为严刑酷法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刑是一种在迫于无奈的时候才使用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为了最终不用刑。因此,秋官里面有许多合于“理”的规定。例如,在判定罪名时,先要确认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初犯还是屡犯?如果属于初犯,罪行较轻,就不要关进监狱,让他站在一块称为“嘉石”的石头上,把罪名牌挂在他胸前,让他感到羞耻,决心改过自新。这样虽然没有用刑,但已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再如,为了保证下情上达,民众有冤屈要申诉,有关官员必须受理。如果拒绝受理,申诉者可以站在一块叫做“肺石”的石头上,这时监察部门的官员就会出来听取申诉,如果情况属实,拒绝受理申诉的官员要受到惩处。


  类似的制度,也见于其他礼书。例如,《仪礼》中的《觐礼》记载的是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互聘问的仪节。在主宾见面的时候,使者要致送“国礼”——“圭”,一种非常珍贵的玉器,这是必须要有的外交礼节。但是,在使者要归国的时候,主人要举行一个称为“还玉”的礼节,就是把对方致送的“圭”郑重其事地奉还给使者。各位可能要说,这不是开玩笑吧?既然接受了,为什么还要退回去?这里面是含有深意的。国家与国家交往,借助于礼物来表达自己一方的敬重,这是在情理之中的。直到今天,我们去见客人都是不好意思空着手。可是,如果彼此交往的注意力集中在礼物的贵重与否上面,那么,这个礼就成了行贿和受贿,味道就完全变了。所以,“还玉”礼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是为了不让礼物冲淡礼的真意,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


  《左传》一书以叙述史事为主,中间常常夹杂“君子曰”的评语,评判的标准是“礼也”还是“非礼也”,就看你的言行是否站在“礼”上。比如鲁隐公五年春,鲁隐公忽发奇想,打算到一个非常遥远的、叫做“棠”的地方去看人家捕鱼。臧僖伯劝阻说:根据自古相传的礼制,国君是为民众树立法度的人,应该专心去做国家的大事。执行乱政,那是要亡国的。鲁隐公坚持要去,臧僖伯“称疾不从”。由于隐公的做法“非礼也”,不符合礼,所以史官将它写进了鲁国的史书,以警示后人。所以说古代的礼,包含了一套以道德为核心的制度。类似的例子,《左传》里非常之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读,相信收获一定会很多。



礼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人的灵魂是要靠上帝来管理的。中国文化不然,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灵魂是要靠自己来管理的。这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那么,人怎样管理自己的灵魂呢?时下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感、情绪能够左右人的行为,情感偏颇、情绪失控就会出乱子。我这里有一张北京晚报,上面有一篇报道,题目是《2/3的命案属于激情犯罪》。


  《中庸》开头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全篇的核心之所在。“天命之谓性”,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尊重人性,具有普世的意义。“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尊重人性的理路来治理老百姓,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喜怒哀乐之情。那么,几乎就是治国之道了。可是,人性有天然的弱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除非你是圣人。如果过分张扬人性,肆意放纵它,那么人性与兽性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让他们懂得修正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修道之谓教”。朱熹在《四书集注》里说,修道的“教”,就是指礼乐教化。


  《中庸》接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当人在受到外界的影响,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到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旦进入“和”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能波澜不惊,从容面对一切,情绪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大喜大悲、狂怒暴躁,“举世誉之而不私悦,举世毁之而不加沮”,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需要长期的学习。


  《中庸》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民众原本就有中正的本性,这是我们得以治国的最大的“本”。通过礼的方式,把民众引导到“和”的境界,把残留在人性中的动物性转变为理性,这是治国平天下的最大的道。《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和”的道理。“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和谐的人以及和谐的社会。现在西方有人说中国的发展方向不清楚,其实中华民族从古代就是讲“和”的民族,最有资格谈“和谐”。我们今天提出建立“和谐社会”,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是应付海外舆论的权宜、粉饰之词,而是我们千年传统的自然延续。


  儒家认为,人修身需要在“质”和“文”两个方面下工夫。“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德,比如质朴、诚信、正直、敬让,这是做人的底色。“文”,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文明人的典雅的“文采”。孔子的一个学生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质”就行了,干吗要“文”?孔子说,虎豹与犬羊的重要区别是在于它们的皮毛上面的“文”不一样,如果把它们的皮毛统统剃掉,还能区分虎豹和犬羊吗?“质”是“文”的依据,“文”是“质”的表露,《乐记》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做“德Q动于内”,“礼发诸外”。所以,中国人的礼,非常强调内在的德性,把它当做学习礼的起点。


礼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体现


  西方人讲平等,我们东方人讲尊卑,乍一听我们太落伍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讲尊卑?其实,西方人讲平等也是宗教文化的体现,因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你爸爸是上帝的儿子,你也是上帝的儿子,没有区别,孩子见了爸爸可以拍肩膀。现在这种平等被很多人追捧。但它就一定好吗?《参考消息》转引的《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说,由于一些学生的行为无法容忍,2004年有1/3的美国教师认真考虑过要改行。因为80%的学生张口闭口都说享有自己的权利,如果老师的管教过于严厉,他们的父母就会提起诉讼。所以,孩子毫无顾忌,变得很粗野。这种所谓的平等,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使得正常的教育很难进行。


  中国人讲尊卑,看似不平等,其实不然。尊卑是相对的,父亲与儿子在一起,父尊子卑,因为父亲岁数大,社会经验丰富,对儿子有养育之恩,当然要尊敬。但这种关系不是不变的,儿子会变成父亲,那时也就成了尊者,受到子女的尊敬,公平得很。平辈之间交往的原则,是以对方为尊,实际上是彼此为尊。我敬你一尺,你也会敬我一丈。实际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所以,钱穆先生讲,礼是以对方的存在并且心存敬意作为前提的。礼的原则是与人为善,处处为对方着想,以此求得社会的和谐。


  在我们的历史上,最早实行礼治的是文王。《史记》里记载,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天下怨愤。周文王用道德来收揽人心,威信很高,诸侯之间发生争端,都会找文王做裁判。


  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中间的一块田地长期纷争,于是去找文王评理。可是,他们走进周的地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感到非常惭愧的是:“吾所争,周人所耻”,我们所争执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耻的东西,去找文王评理,岂不是自取其辱?于是,他们转身回国,通过互相谦让解决了争端。文王没有出面,就把虞、芮之争解决了,两国的风气也得到了改善,这就是礼乐教化的力量,成为后世追慕的典范。


  因此,后世为政者十分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史记》在介绍制度史的时候,就把《礼书》放在第一篇,并且强调它对于治理社会的基础意义。《旧唐书·礼仪志》说礼是“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不可须臾离”。汉代有《曲台集礼》140篇。唐太宗践阼之初,就命令房玄龄、魏徵等礼官学士修订了《贞观礼》100卷。后来,唐高宗又命令长孙无忌等增益补订,撰成《显庆礼》130卷。再后来,徐坚等奉命修撰《大唐开元礼》150卷。这些礼书使得大唐的典制粲然大备,对社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衣冠文物,声教迄于海外,对于新罗、日本等地的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礼在当代还有价值吗


  有人可能会讲,现在是工业文明甚至是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礼”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太老旧了!应该把它淘汰了!说老实话,把社会的发展分成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或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阶段,是学者为了研究和叙述的方便而做的划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刀断斧劈式的,而是一个有机体。就像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他体内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不是说到了一个阶段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的。比如孝敬、诚实、守信等这些基础性的道德,是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我称之为“人文基因”,它不仅有继承性,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有所遗传。


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文明的引领


  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从来就是伴有精神追求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条件非常恶劣,即便如此,他们还会在陶罐上面画画,用海蚶壳、石片做成佩饰;他们还会思考地球以外的事物,许多神话就是这一时期的产品,这就是精神追求啊!


  改革开放之初,有不少人认为,只要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什么难题都不难解决。没想到,制假、贩假之风随之而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而且败坏了我们国家的形象。于是,又有人认为,只要把法制建立起来,一切问题都会化解。可是,知法犯法、有法不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令人不胜其烦。事实证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需要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准。在杂乱无序甚至是无政府的状态下,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不仅很难长久,而且会带来灾难。


  礼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大家往往只注意那些看得见的硬指标,比如外汇储备、人均GDP、钢铁产量、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等。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理念等。软实力很难量化,但确实是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的。软实力不但可以在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提供史鉴、醇化民风、树立民族形象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为经济、政治、外交的发展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邻国似乎比我们觉悟得早一些。


  《环球时报》有一篇文章:《日本借软实力提升形象》。日本人意识到,现在仅仅用金钱、军事手段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很困难了。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因此,应该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用独创的传统的自然协调的人文力量来赢得各国的信赖。日本的做法是,“动漫、游戏、生鱼片,一个都不能少”,希望借此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再塑中华民族的形象服务,它的作用千万不能低估。


  礼的缺失带来的问题


  过去我们一讲到礼,就讲是封建秩序。于是,我们把礼统统打烂了,结果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没有了。不管是骑自行车的,还是开汽车的,都互不相让。将来大家有钱买了飞机,在天上一定也会这么撞来撞去的(笑声)。


  美国《新闻周刊》有一篇报道:《在中国开车危险又刺激》,据调查显示,中国车祸的总量占全世界的20%。中国每辆车发生车祸的比例是美国的16倍。在过去5年中,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是10万。中国的交通法虽然规定了礼貌驾驶,但和现实是有差距的。《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可怜的中国空姐》中报道说,从郑州到上海的一架飞机,本来90分钟就到了,可是客人带的行李多得摆在厕所前边。于是,有人就开始嚷嚷,有的人说饿了,有的人说扰乱了我的商业计划,结果把空姐都弄哭了。空姐说,请系好安全带,结果客人毫不理会。客舱里总是很吵,有的客人还大声唱歌。空姐请他们安静下来,结果客人瞪着眼看着她。


  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知礼仪、懂荣辱,营造适合于人居的人文环境。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虽然已经进入了小康,而生活方式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的表现是:


  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礼是以敬为主,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而敬又是以谦让为基本内涵的。现在是凡事争先恐后,生怕吃亏,在这种心态之下,不愿排队,不肯让座,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开汽车,彼此抢道。北京的马路之宽,海外也不多见,而交通秩序之混乱,同样是海外罕见,其根源是无礼。


  没有公德心,自己家里弄得干干净净,门外如何就不管了。有的人把大地当作大痰盂、大垃圾桶,乱吐乱扔,使得大环境脏、乱、差。


  不会用敬语。敬语是文雅的交际语言,需要有一定的教养和文化才会使用,如今,许多人还停留在“文革”时期的风气里面,说话以粗俗为美,以带脏字为豪爽。不知有雅言,不会用敬语,见到人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他的尊重。


 振兴中华礼仪之邦的建议


礼要成为社会法规


  礼是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只要全社会都遵守礼了,移风易俗的目标就可以实现。当前,不少国家都有国民礼仪,例如在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要把右手放在胸前,向国旗行注目礼,并且要跟着唱国歌。这一类规范有与没有,我想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建立公务员礼仪、校园礼仪乃至外交礼仪等等。去年初,我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关于古代礼乐文化的演讲,节目播出后,我收到一位美籍华人的来信,他说重振礼仪之邦,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让全国人大立法,颁布执行。我非常赞成他的建议。


礼仪教育要进课堂、进主流教材


  少年儿童思想单纯,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久而久之,就可以收到“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效果。这样,我们民族的总体素质,就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明显的提升。这个问题,古人非常重视,例如朱熹就曾经反反复复地谈到这一点,他认为对于孩子,做比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还不太懂事,对他们讲大道理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要紧的是要教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越是具体越好,比方说吃饭的时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定要等父母先举筷子,然后再吃。再比方说,父母有所召唤的时候,不能拉长了声音应答。再比方,吃菜的时候,如果拿起了汤匙,就要放下筷子;反之亦然,不要这两样东西一起上手。如此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规范里面,都包含着尊敬父母、文明进餐等道理,对于奠定他们做人的基础至关重要。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尚未进入学校的主流课程,只有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在零星地做,属于“体外循环”的性质,效果不理想。


炎黄子孙要行中华礼仪


  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西化现象,例如传统节日都快要被“洋节”给替代了。节日是民族文化最显著的表征,如果连它都消失了,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最近,听说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一个方案,准备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传统节日全部放双休假,让老百姓有充足的时间来过自己的节日。这个方案真是高明得很,我希望它早日通过。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通行的规则:入境随俗,就是说要尊重到访国的习惯。这种尊重是对等的,我们到外国,要尊重外国人的习惯,他们吃饭用刀叉,我们也不应该特殊。其实,我们到外国去,没有人会给我们准备筷子的。相反,外国人到中国,则要尊重中国的习惯,我们用筷子,他们也应该用筷子,这是对我们文化的尊重。我们应该有文化自尊,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为此,尽快制订和推广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礼仪,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了。


                                                                        信息与计算科学1002班 王辉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