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孝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孝?



孝的定义:孝,就是孝顺,就是尽孝。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而且要从内心深处孝敬自己的父母。在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孝”的传统,尊重父母,多与父母进行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当今社会“代沟”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强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已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问题,学生们普遍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与父母无话可说。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意识到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不要只要求父母迁就自己,也要尝试着去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对父母尽自己的一片孝心。让他们说出在与父母相处中产生的困惑,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认识到“孝”的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3 16:50:2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