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议]加强礼仪教育 [复制链接]

1#

毋庸讳言,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小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不会尊重师长,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曾几何时,从温文尔雅的社会精英滑落到某些媒体文章所称的丑陋的大学生,这一令人瞠目惊心的变化,不 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礼仪教育的缺乏。


    一般来说,礼仪教育呈现为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的一个递进过程。毫无疑问,礼仪教育应当从学前阶段抓起。承担此项教育的主体,在通常情况下,首先应当是儿童的父母与学前教育机构。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父辈母辈,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不少人都有过一段蹉跎岁月,经历了从精神到物质的种种磨难与困顿。无论他们自身现状如何不同,在其心中却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自己可以再受千般苦,就是不能苦了孩子。爱子之心,本无可指责,但是,当这种爱心一旦缺乏正确的导向乃至泛滥成为溺爱的时候,事物往往就走向了反面。


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而对孩子百般呵护,却忽略了对璞玉的雕琢,使孩子逐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从而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过早地出现某种缺陷,形成一种对礼仪的抵制性。其实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但是他们却抱着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的得过且过思想,放松乃至放弃了儿童启蒙教育阶段这重要一课。


    当儿童进入小学、中学后,如果学校的礼仪教育能跟得上,那么完全有可能弥补他们在学前教育上的不足。遗憾的是,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大背景下,家长们主要想的是如何使孩子进重点小学、升重点中学、考入重点大学;学校领导与教师们主要想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不断提高升学率;学生们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应付铺天盖地的考试上。是否用功读书,是否分数排名在前,几乎成了人们判断一个中小学生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当家长为孩子考入某所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而欢欣鼓舞以至松口气的时候,是否也能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孩子并不一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全孩子——他体内很可能缺少必要的礼仪基因礼仪维生素


    当一个高中生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即开始进入断奶期”“轻松期。所谓断奶期,指在生活上离开父母开始相对独立,学习上不再像中学那样由老师看管着教,生活与学习开始自理;所谓轻松期,指刚从应付高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新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没有以前那么大,从而感到一种多年未有的轻松。处于断奶期”“轻松期与青春期的大学生,开始不再安于以往的苦读和封闭的校园生活,他们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去感受外面精彩的世界。此时,青少年时代缺乏礼仪教育而留下的隐患,在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下,就可能转化成为现实的失礼行为,甚至一失足而留下千古恨。


     通过对一些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的分析和反思,我们不难看出,礼仪教育应当贯穿于学前阶段、小学中学阶段直到大学阶段,它既涉及教育管理思想,又涉及课程、教材、教法,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从根本上说,礼仪教育是一项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加强礼仪教育是推进以德治教的重要举措。为了当代中国的良好发展,加强礼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