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仁远离我吗?我想做到仁,仁就来到了。”(斯:这,于是。)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译:子贡说:“假如君主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周济民众,怎么样?能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应该是圣人的境界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呢!作为仁者,自己要立身同时又要使他人立身,自己要通达同时又要使他人通达。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推己及人,这就可以称为践行仁的方法。”(施:给予。济:救济。譬:比喻。也已:相当于“了”。)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译: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做事如同见到贵宾一样,使唤人民如同主持重大祭祀一样。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就不能强加于别人头上。做公务,不能使别人怨恨,在家中,也不要使人怨恨。”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译:仁就是先付出艰难的劳动,然后才获取,这就可以称为仁了。”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和学问来交朋友,用交朋友来培养仁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花言巧语,伪善献媚,这样的人缺乏仁德。(令色:和颜悦色的样子。鲜:很少。)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14:52: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