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文以抒情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八、文以抒情


文学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生命精神,并不单纯是文学艺术作品所描述的对象所蕴含的生命精神,而是作品所描述的对象的生命精神与作者的生命精神交融而形成的生命精神。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


译:音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可以用来使民心变善,深深地感化人,容易改变社会风俗习惯,因此古代的圣王用礼乐来引导民众,使之和睦相处。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礼记?乐记》)


译:道德是性情的发端,音乐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金石丝竹是音乐的器具。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心志的,歌是心声的颂唱,舞蹈是形体容貌的活动,这三者都是从内心出发的,然后音乐从而产生。因此感情深厚而且文辞明白,气势盛大而且出神入化,内心和顺而且英华外发,只有音乐是不能够作伪的。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汉]王充《论衡?超奇》)


译:心中有真情实感,因此所作的文章能够深深地打动人。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译:文章以气为主,有的气清新,有的气重浊,不可强求而得。



诗缘情而绮靡。([晋]陆机《文赋》)


译:诗要抒发真情,语言精美。(绮靡:精妙之言。)


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南朝?]王僧虔《书苑菁华》卷十八)


译:书法的美妙之处,是以精神风彩为最重要,形态尚在其次。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译:从前《诗经》作者的诗篇,是为了抒发情感而作;辞赋家创作赋颂,是为了文辞的需要而造作情感的。


古人有歌咏以养其性情,声音以养其耳目,舞蹈以养其血脉,今皆无之,是不得“成于乐”也。([]程颢 程颐《二程遗书》卷十八)


译:古人用歌唱来涵养其性情,用音乐来涵养其耳目,用舞蹈来涵养其血气,现在都没有了,这就不能“成于乐”了。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译:情趣,从自然中得来的较深远,从学问中得来的较浮浅。


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可出理外。([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译:讲道理的语言不必写入诗中,诗的意境不必离开道理。





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清]王昱《东庄论画》)


译:学习作画的人首先要注重培养人品。人品好的人,在笔墨之外自然有一种正大光明的气概,否则,画虽然有可观之处,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藏、显现在笔端。文如其人,画也是这样。



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


译:学习作画可以修养性情,而且可以洗涤心中烦躁,去除孤独忧郁,消除浮躁之心,培养安静的气度。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3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