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九、心灵清静


1)心灵毒素


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各种浸染,沉淀在心灵之中,形成心灵的毒素。


朱子曰:心地不虚,我见太重,恐亦为道学之障也。([]朱熹《续近思录》卷十二)


译:朱子说:心中不虚静,自我的成见太多,恐怕这是道学的障碍。



身惹尘埃沽尚浅,心随欲境染尤深。堪怜举世忘源者,只洗皮肤不洗心。([]吴秀《人天宝鉴》)


译:身体沾惹了尘埃只在浅层,心在贪欲之境中被污染得很深。可怜世人忘却了根本,只去洗净皮肤却不洗净内心。


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识直是无尔回避处。。(《大慧语录》卷二十)


译:心念意识障蔽正道,胜过毒蛇猛虎。……毒蛇猛虎还可以躲避,而对心念意识你却没有回避之处。


水动荡不已则不清,心动荡不已则不明,故当时时静定其心,不为动荡所昏可也。([]薛瑄《读书录》卷五)


译:水动荡不停就不会清澈;心动荡不停就不会明亮。所以,应当时时安定自己的心,不要被动荡所昏蔽就行了。


2)三际托空


心灵处于念念相续的运动状态,在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时,当下之念转入空寂清静。 反观所起之心, 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智凯《童蒙止观》卷上)


译:反观心中所生起的各种念头, 过去之心已经熄灭,现在之心不会停留,未来之心尚未到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去追寻,什么也得不到。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慧能《坛经》)


译:如果前念、今念、后念,心念与心念相续,不能截断,这就叫做束缚。


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义怀禅师”)


译:飞雁没有留下踪迹之意,水潭没有留下踪影之心。


其所以系于物者有三:或是事未来,自家先有个期待底心。或事已应去了,又长留在胸中,不能忘。或正应事时,意有偏重,便只见得那边重。这都是为物所系缚。既为物所系缚,便是有这个物事。到别事来,应之便差了,这如何会得其正。圣人之心莹然虚明,无纤毫形迹。(《朱子语类》卷十六)


译:人心系累于外物的情况有三种:或者是事情没有发生,自己心中首先就有一个期待的心。或者是事情过去了,又把事情长期留在心中,不能忘怀。或者是正在应对事物之时,有偏颇侧重之意,只看到那边是重要的。这些都是心为物所束缚。既然为外物所束缚,便是心中只有这件事情。到别的事情发生之时,感应便会出现偏差,这怎么能正确地理解其他事情。圣人的心虚静光明,没有丝毫遗留的痕迹。


3)物我两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译:忘却肢体,丢掉聪明,离开身躯,停止思维,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做坐忘。(堕:通“隳”,毁坏。黜:退除。)


乐寂者,知妄从心出,息心则众妄皆静。([五代宋]延寿《宗镜录》)


译:乐于寂静的人,知道种种虚妄都是从心产生的,止息心念,所有虚妄就都静止下来了。 思量个不思量底。([]普济《五灯会元》卷四)


译:所想的是什么也不想。(即中断思考,心明如镜。)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明]苍雪《中峰广录》卷十二)


译:静坐于南台,面对一炉香烟,整天集中精神,万种思虑都被忘记。不是刻意地止息心思,消除妄想,而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思量。



4)持敬收敛


问:不知敬如何持?曰: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失而已。今人精神自不曾定,读书安得精专。凡看山看水,风惊草动,此心便自走失,视听便自眩惑,此何以为学。(《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译:问:不知道如何持敬?答:只是要收敛自己的心,不要使它走失罢了。现在,人们的精神本身不能安定,读起书来怎会有精专。大凡看见山看见水,风吹草动,自己的心便走失,视听便会迷乱,这怎么能做学问。


殊不知敬则心自存,不必照看捉摸;敬则自虚静,不必去求虚静。([]胡居仁《胡文敬集》卷一《与陈大中》)


译:殊不知持敬则心意便不会放荡,不必观看把捉;持敬则心中自然虚静,不必去求取虚静。





5)意识专一


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莫令走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朱子语类》卷十二)


译:静坐并非要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是收敛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走失,放下思虑,那么,自己的心便是湛然空明,自然保持精神的专一。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迷恋美色则一心就在美色上,迷恋钱财则一心就在钱财上,这就是“主一”吗?这是逐物啊,并不是“主一”。“主一”是专门将心思用在天理上。


6)清静之用


第一,心灵之空,不是全无一物,而是消除心灵中的毒素,抹去心灵之境上的尘埃,从而显现善性本原,故虚静是涵养道德的方法。


心虚则理实,心实则理虚……以理为主,则此心虚明,一毫私意着不得。(《朱子语类》卷一一三)


译:心中虚静则道理真实地存在;心中有障蔽则道理不能真实存在……以道理在心中做主,则心中虚静明亮,一点私心都不能存留于心中。



正法以空去其贪,邪法以空资其爱。大人体空而进德,小人说空而退善。([]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下)


译:正道以“空”去其贪心,邪道却因“空”来滋长其贪欲。君子体证“空”而增进自己的德性,小人论说“空”而消除了自己的善念。


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宋]周敦颐《通书?圣学》)


译:心念专一就是无欲。无欲就能心中虚静,起动正念。虚静则明,明就通达;起动正念就公正,公正就不偏不倚。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宁静时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活动时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不管宁静不宁静(都要这样做)。如果只依靠宁静,不但渐渐产生喜欢宁静厌恶活动的弊端,心中有许多毛病伤痛,只是潜藏在那里,最终不能铲除干净,遇到有事时依然会滋长。以遵循道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则未必能遵循道理。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心灵处于虚静之中,善性就会显现。不平息杂乱的心念,而去寻求善性显现,就如搅动水波,寻找水中之月。





第二,心灵生命处于虚静之中,方能发挥明镜之作用,真实地映照万象万物,虚怀若谷。空谷回音,空心回味,收摄万象万物之生命精神。



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译:得道高人用心如同明镜,去不送,来不迎,只如实映照,不留痕迹,所以能常照物而不被外物所伤。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天道》)


译:水平静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照出胡须和眉毛。水平合于规则,大工匠便取为准则。水平静了才清澈,何况是精神呢!圣人的心虚静,是天地的镜子,万物的镜子。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解蔽》)


译:人们用什么去认识道呢?答:用心去认识。心怎么能认识道呢?答:心要虚静。


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万物。(《老子》第十一章河上公注)


译:所说的空虚,是可以用来容纳万物。


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断际《传心法要》)


译:内外身心,全都舍弃,像虚空一样,无所附着,然后随时应接事物。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明]吕坤《呻吟语?补遗》)


译:胸襟宽广,容纳天下之物;心灵虚静,接纳天下之善。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圣人的心就像明镜一样,只有明亮,随物而感应,无物不照亮。没有已经过去的形状还留在镜子里面的,也不可能在没有照镜子之前,某物的形状就已先在里面。


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传习录》中)


译:明镜映照万物,美者自美,丑者自丑,一映照都显现真实面貌,这就是心念产生之处。美者自美,丑者自丑,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在镜中留存,这就是心念不附着某物。



  第三,心灵处于虚静之中,应物而起,随机流转,保持顺畅之活动状态,使心灵进入空而灵的状态。


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宣鉴禅师”)


译:你只要无事牵挂于心,心不执着于事物,(你的心灵)就会虚而灵明,空而神妙。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2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