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
- 新手上路
- 14
- 368
- 2011-06-29
|
1#
t
T
发表于 2011-06-29 23:05
|显示全部
《黄帝内经》养生学思想探析
《黄帝内经》简介 *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素问》首篇《上古天真论》开章明义:“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是因为遵循养生法则;“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是因为违背养生法则。明言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个人是否善于养生,阐述了养生以却病延年的重要意义。调摄精神情志 *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所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不使七情太过,则气机调畅,血气平和,身体健康。劳逸适度,起居有常* 正常的劳动和体育活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过度安逸则易致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体质虚弱。《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之谓也。《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起居有常”。“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使肺气清,……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治未病”预防学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调摄精神,增强体质,饮食、起居有规律,结合药物预防保健,使正气充盛,并讲究卫生,防止环境、饮食污染,则可避免七情、饮食、劳逸失度或六淫、疫疠侵袭而致病。顺应时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春、夏、秋、冬四季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主动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认识了六气的变化特点并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防止六气的太过、不及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增强正气,防止邪气入侵致病。调节饮食*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饮食失宜,则可致疾: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弱,继发他病;过饱则损伤脾胃,运化乏力;饮食不洁,可致多种胃肠疾病;饮食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生病。故《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灵枢·师传》“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以保养肾气为重 肾气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不论男女,其发育期、成熟期、衰老期,都分别以肾气盛、肾气平均、肾气衰来说明。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由始至终,犹如纵轴贯穿于各个阶段,其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戒醇酒,保精气* 酒性湿热,必伤精气而导致多种疾病和折寿。“以酒为浆”“醉以入房”列为养生之大禁。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出现了不少食疗专著并发展为中医食疗学,已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修德养性—保持良好的心态* 做到“恬淡虚无”。因为“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 虚无”就是说人应具有高尚的情操,保持乐观的情绪,思想上清净淡泊无贪欲妄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就能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旺盛不病或减少疾病的发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环境熏陶,世界观等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名人贤哲均把养性和养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人与自然的二元一体的生态伦理观念 * 《黄帝内经》受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既有归依自然的一面,但在儒家哲学指导下,更有其人文关怀的层面,在《黄帝内经》的思想体系中,人与自然本是一纸两面,二元一体。《黄帝内经》将人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结合起来研究,构建了生态伦理和生态医学体系,生态伦理和生态医学思想贯穿全书。“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五味进入人体以后,其中精微者输送到全身以养五脏,从而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和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证明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相互通应的关系 *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野。” 岐伯在文章中重点阐述并强调人体与自然的相应同一.舍人为而重自然的生态养生理念 道家认为道是自然无为的,人们无法改变它,只能效法它、遵循它,这种思想渗透到了中医学思想中,如中医养生保健的“恬淡虚无”、“以静为主”的观点,即源于老子主张的虚无恬淡、少私寡欲、清静无为、效仿自然、柔弱退却。道家的创世哲学及道法自然、形神合一、守静、保精、和气等思想对《黄帝内经》 的影响是根本的。人类要求得自己身体的和谐无恙,必先求自然和谐完美。依循自然,回归自然,舍人为而任天道,则一切畅通无阻。从养生的角度来讲,人要遵循四季自然轮回的规律,不可以反季节、超地域而胡为。不然,则必受其折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