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者,蒙人也,名周,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我最喜爱和推崇的中国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核心绕不开一个字——道,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天道和无为,“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外篇·天道》)所提倡的是万物都有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不可抗拒而无法改变,顺应自然也就是顺应天道规律,无为乃是天地的基准,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无为的境界中心境空虚,所以愈发显得内心的充实,进而合乎自然之理。
庄子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无用思想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无用即有用,大无用也就是大有用,就是大有作为,从《逍遥游》的尾端,我们可以大体窥见一斑: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一天,庄子和惠子在交谈关于有用和无用的思想: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大而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小而弯曲歪扭,也不适合圆规和角尺的取材。生长在道路旁,木匠看也不看。你现在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忽视它的。”庄子答道:“先生难道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身匍伏于地,等待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奔西走,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低窜越,上上下下,但最终却逃不过落入猎人所设机关,死在网中的命运。还有那斄牛,身体庞大得就像远远垂挂在天边的云;这可以算强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当下你有这么一棵大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何不把它栽种于什么都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于广袤无边的旷野里,悠哉游哉地徘徊在树旁,逍哉遥哉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斧头砍伐,也没有什么事物去伤害它。即使没有什么可以派上用场的,又哪里会来(世上)那么多的困苦灾祸呢?”
由此基本可以对庄子关于“无用”的哲学思想略知一二。庄子的无用和无为思想深奥精深,细分下去,我们还可以把无用分为人的无为和万事万物的无为等等,联系对比,我们还可以把无用与无为、逍遥等意象统一,进而深入探索庄子的道的思想体系,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道明,另一方面,受限于自己的水平,在此暂时告一段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10:04: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