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到底是一个什么理念
"仁"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观念,但追究其原始内涵,则尚无精确答案.早在<说文>中,仁就有三形三义,究竟哪个是"仁"之本源字形?许慎放过了这一重大问题.但这里留下了"仁"的本源的疑难也留下了如此的线索.本文通过甲文中"尸"字,与夏商周沿习的尸祭之礼,揭示了许慎"仁"字"从尸"的原因,说明它是仁的原始正字.又从甲文中"尸"与"人"的区别,说明"从人二"绝非本源的"仁"的内涵,同时也说明了"从千心作"之仁乃是在"从尸"之仁含义上衍生之意.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仁"的原始内涵不是横向的人偶相爱,而是悼亡哀死的纵深的内在心性;"仁"的源起早自夏商西周开始,而春秋时显要的人相偶爱的"仁"是"从尸"之心性之仁脱离尸礼后的推己及人;还借"尸"、"夷"假借,探讨了尸祭之礼和心性之仁的发明者或最重视的部族可能是东夷古族.从而辨明了思想史上并存的心性之仁、爱人之仁、以仁为心性三者哪个是本源,以及它们演绎的次序等问题.明白这些,对于我们认识仁的真相和地位,对于通过礼更深切著明地把握仁、孝关系及孔子儒家的思想源泉和体系,对于理解老子思想中舍仁取慈的实质等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可见古代的仁的原始义,与我们所理解的有多大区别。古时的仁的字不是一个人加二横。由此而来的引申义就失去了根。
再摘一段: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部"心"符的意义和渊源;郭店楚简"心"符"仁"字所体现的文字学和文化学上的意义.
仁字的三个写法是仁、千的下面一个心、尸字的下面有二横。战国楚字的仁都与今天的仁有很大区别。可见我们对仁字的理解都是望文生义。连清代大师梁启超等都错了。
仁字的三种写法,很明显,从尸从二是最古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已说明。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变为今天的仁字。小篆的尸字是不封口的。与单人旁相差仅是:一个是横向,一个是纵向。形态基本一致。是否为了书写方便,由横向变成了纵向。而二横没有变。不信各位可以看看小篆字。另一个:上面是“千”,下面为“心”。如果仔细看,小篆的“千”是从人从十,这个“人”字与单人旁完全一样。而原有的二横,一横加一“人”字中成了“千”字,而另一横变为“心”字,使原有的意思更明白——是心性。这是我的臆断。
我要讲的是为什么仁的古字的从尸从二呢?如果了解古历史就能知道,中国古代的东夷就是尸方,夷也称尸。这在商朝就是如此,征东夷就是征尸方。为什么东夷叫尸呢?中国的东夷族,是很重视丧葬,他们有尸祭礼。这个礼在古代不得了。敬祖宗。它能凝聚族内的力量。在当时东夷是很强大的部族。东夷族是仁风很强的。孔子曾想到东夷去,就是认为它的仁风强。
这种仁风是什么回事呢?这要先讲尸祭礼。尸祭礼是什么会事呢?简单地讲,长辈死了,孙子装扮成死者的模样,尸不是死者的尸体,(简化字就是不好,有些字一简化就失去原义了)有一种坐尸,就是装扮成死者的模样,让大家祭拜。大家想想在祭拜的过程中有没有哀思?有没有孝心的萌发?有没有对死者的爱怜?有没有对生者的重新反思?有没有悲悯之情?能没有么?悲悯是人类所有良德之根。。
我推想为什么仁字有二横?是不是上一横表示地平线,即死者葬的地方,下一横线就是对死的哀思,是用心的。
从尸祭礼,从尸祭礼上的哀思、悲悯,审视孔子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