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说,电影《孔子》中周润发饰演的孔夫子颇为传神,由神似而至于形似。尤其是孔子为三桓家奴请命这一段情节更是出彩。
电影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孔子在朝堂上为将被殉葬的三桓家奴请命的一幕。他侃侃陈词、大义凛然,他当仁不让、据理力争,最终通过面对面的抗争而取胜。但这段情节最值得观众思考的也许还不是孔子的“爱人”之仁——在孔子的时代,其“仁”之理想既不可能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完全一致,也不可能超越其历史局限和阶级意识而一味拘囿于“人道”,孔子之“仁”首要地还是作为一种政治准则的政治之“仁”。
在历史上,孔子更多地是以一个思想家、教育家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但电影《孔子》还原并放大了孔子作为政治家的重要身份。在春秋这一礼崩乐坏、王道凌迟的时代,孔子一生为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乃至“累累若丧家之犬”,从政治实践来看孔子堪称是一个失败者,但历史又已证明,孔子的政治思想并没有失败,最终甚至上升为其后上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道德准绳。
孔子以“仁”为统帅,发展出了“仁、义、礼”的政治准绳,其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为三桓家奴请命,一方面昭显了孔子“爱人”之政治原则,另一方面更强调了孔子在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时表现出的不畏强权的勇气和进退有度的力量,此正所谓“君子不谋,唯求仁义”,或者说这一段情节堪称对“仁”、“义”、“礼”三者关系的最佳诠释。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天下之仁”,是君行仁政、臣守仁节、民有仁心的政治之“仁”;“义”为“仁”之器,求“仁”需“义”,得“义”乃“仁”;“礼”为“仁”之“表”,礼施于民,天下太平。同时,“义”、“礼”同为“仁”之术、“仁”之臣。为三桓家奴请命,发乎“仁”,同情弱小;得乎“义”,据理抗争;守乎“礼”,在礼制的范畴内以德而非以勇服人。
由小小一段情节,即生动地展示出孔子的“仁、义、礼”思想体系,电影《孔子》中的出彩之处又何止于此呢?劝朋友还是一睹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