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来管理好一个企业,如何能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获得企业员工以及企业对象的好感和信任?在当今社会,企业伦理学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家解决企业运营问题,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南针。
在经过老师有关企业伦理的讲述,我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管理一个企业,就像是管理一个小的王国,而国家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否。所谓企业伦理,指的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性质所在,它就像是这个国家军队的军魂和军纪,只有拥有严格军纪的军队才能无往不胜。在我看来,儒道和法家之道正是这“军纪”的核心之所在。
儒者,仁爱之道也,这朵崇尚“我爱天下人,则天下人爱我”的思想奇葩能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中脱颖而出并非没有它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古代贤君留传下的慧语了早就将其验证。一个拥有大众支持,受员工爱戴的企业绝没有失败的道理。
法者,纲法之道,令行禁止,重赏重罚。是它帮助始皇帝一统江山,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皇之业。无规无矩,则不成方圆,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若孱弱至不能恩威并施于人,如何能服众?倘若无法服众,那些尾大不掉的下属们恐怕就无法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
面若羊,心如狼,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自是有其道理。
儒家思想讲究仁爱礼义,也就是普通人所崇尚的正义之言,刚直之行。习之,可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明清心智,不至于被俗世氤氲迷惑心眼。人之立于浊世,把它当作皮毛披于己身,便宛如黑夜当空的皓星,沐人以光明,则从吾者必多。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没有谁能完美的立于浊世,置身于事外而独善其身。流言蜚语,积毁销骨如阴矢暗箭,防不胜防。儒家思想固然难能可贵,然而却过于偏重“羊”性,巍巍中华几千年来被这种“性”摧残的毫无血性,过多的包容和过多的忍让不但不能感动诋毁者,反而会显示出消极避退的态像,让恶者以为得势而变本加厉。世之狡黠者莫过于狼,以狼性加于己身,以狡黠对残暴,自然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