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马非马论 [复制链接]

1#
名家提出的命题——
       在《庄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个命题,被称为"历物十事"。可惜的是,这十个命题只流传下十句话,并没有具体内容和详细论证。历代学者,都曾根据惠子的逻辑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论证。在《庄子·天下篇》中,名家还提出了"鸡三足"、"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白狗黑"等二十一个命题。名家最著名的命题,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白马非马"论——
       其它的命题,我们不必深究,就"白马非马"论谈谈。据说,公孙龙过关,关吏说:"要过关,人是可以,但马不行。"公孙龙便说白马不是马啊,一番论证,说得关吏哑口无言,只好连人带马通通放过。那么,公孙龙是怎样来论证的?
    首先,是从概念分析的角度来论证。
    "马"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形体;"白"这个概念是指事物的颜色。
而"形体"和"颜色"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指称形体的概念"与"指称颜色的概念"当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白马"既指形体又指颜色,而"马"仅仅指"形体"。所以得出结论,"白马"不是"马"。
    其次,从概念运用的角度来论证。
我们要找匹"马"骑骑,那么"黄马"、"黑马"都是我们要找的马;如果我们要找匹"白马"骑,那么"黄马"、"黑马"都不是我们要找的马。
    如果"白马"是"马"的话,我们无论是要找匹"马"骑骑还是要找匹"白马"骑,那就应该"黄马"、"黑马"都可以,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就充分证明了"白马"不是"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