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仁”感悟
仁是人心自在、自本自性、人皆有之的存在,是不需言说的人性自照。但在当下理性思维横绝天下的情况下,本文不得不从哲学层面以理性思维的方式解析仁的含义,来揭示仁的存在必然性,并进而提出仁在“我”与他者的三重关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在当代的缺失,从而找到仁在当代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仁是道对人的要求,也是人对道的体认。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最高的宇宙律令。万物依道而生、而长、而亡,即是孟子所谓的“正命”。道无始无终、无所不在,而仁却不是从来就有的。人最初并没有自我的意识,人和自然是一体的,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本然的按照自然的要求(大道)行动。人与自然是整体的存在,庄子所谓“齐物我,同生死,一是非”。
这时道行而不显,万物日用而不知;只有道的大化流行,而没有仁的存在。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即是说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在天地中没有谁获得自然的偏爱,都在按自然的规律运行。但当人以智慧突破了自然的阻碍,从自然中分离独立,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以“我”为主体来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为客体存在时,就出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对关系问题,产生了以主体自居的人如何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人类群体自身也发生分化,个人不再把群体视为整体,每个个体都把自己以外的他人也看成是他者。在现代社会,个体的人自身甚至也发生分裂,人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出现了双重人格、精神分裂等问题。人以主体的自我认识打破了原始自然的大道,改变了人作为存在者的本然的发展规律并以智慧打破了他物的自在的发展规律。这种改变表现在“我”面对他者时改变了原始的、不自知的、却符合大道运行规律的“我”与他者的关系。道不能再以无形的、自然的方式运用于有了自我意识的人类,只能以显现的、需要人以智慧加以体认的方式向人发出仁的要求,这就是仁的发端。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