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注》的论语序说中,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可见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论语。每个人读了论语之后收获是不一样的。有人读过之后如大水漫地,思想的潮水轰然过去之后什么都没留下,这种人便如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属于读过以后跟没读一样的效果。而另一些人读论语如小雨润物,一点点的积累,天长日久之后会有大的感悟。这些人便如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宋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想必一定属于后者,从论语中悟出了大学问并身体力行才能成为定国安邦的名相。
如果要在《论语》中提炼出最精髓的几种思想,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首先选择“仁”。根据统计,“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但是,关于论语中的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么多次仁的出现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前后矛盾。有的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哲学家应该具备的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但我认为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太狭隘了。
仁在孔子的概念里,应该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也就是仁包括很多种美德。只有具备了多种美德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仁”者。朱熹认为仁是“爱之理,心之德”。《中国哲学史》中说道:“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人全面符合周礼的生活准则”。即仁是一种总领式的美德,其他具体的行为准则只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的分支项目。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想必孔子的弟子也很疑惑怎样的境界才是仁。如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这些人虽然有治理国家的良才却并不知其是否是仁。可见,仁并不是以一个人的才华作为衡量标准的。有才不一定有仁。
再如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在这段对话中,孔子认为“忠”“清”等也不能等同于仁,因为要做到仁,首先要“知仁”,即有意识的去满足“仁”这个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分式才能算真正的仁,如果仅凭本性或者迫于客观环境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还不能称之为“仁”。要做到仁,既要主观上有行为的意识,又要行动上有仁德表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论语中的仁究竟包括哪些美德呢?我只能根据自己浅显的理解做一下并不完整的归纳。至于仁的真正境界恐怕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