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仁第一是态度 [复制链接]

1#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


  



  达到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的理想境界。


  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在论语里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孔子论述施仁政于民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民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导惠民政策的基点是如何利民,但他尽管满怀仁德之心,在当时不可能全心全意为民,因此,尊五美,摒四恶体现出对统治者利益和民众利益折中调和兼顾的政策导向。例如,他既要给老百姓实惠,又要让为政者少耗费;既要役使老百姓,又要照顾他们的实际困难,等等。总之,孔子是想既能照顾到统治者利益,又能照顾到老百姓利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