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义胡同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仁义胡同的故事


掖县城东门里大街路北,有一条小胡同,叫“仁义胡同”。传说,这里原来并没有胡同,是由于东西两邻各后退一墙基而让出来的。明朝嘉靖年间,这里住着两家一墙之隔的近邻。东邻户主叫方岳,西邻户主叫姜廷宝,二人原为嘉靖丙辰同科进士,后分别当了地方上的大官,姓方的在浙江作参议,姓姜的在陕西当布政使参议。 有一年春天,方家子弟在家建房修院,占了姜家一寸墙基。姜家子弟心想:“你家官大,我家官也不小,你要欺负我,休想!”于是,一怒之下竟把院墙推倒,重新垒一墙占了方家近一尺地基。方家一看,大怒随即又把院墙拆掉。方、姜两家你占我一寸,我挤你一尺,你建我推,我垒你拆,针锋相对,各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后来,方家叫工匠重挖墙基,索性向姜家这边挪了二尺,并派人看守着,准备和姜家比出个高低来。姜家也不想当个熊的,便给姜廷宝去信,要求沟通本县官吏,借助官府权势压压方家的威风。不久,姜家收到姜廷宝的回信,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一首诗: 千里寄书为一墙, 让他一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姜家人看后一时难以理解,埋怨姜廷宝太好说话,以后又反复琢磨了好多日子,终于领悟出姜廷宝的确用心良苦,心胸倒底比一般人宽广。就主动向里让出一墙基,重把院墙建起。方家见姜家主动往后退,很是惊奇。等知道了姜廷宝的诗后,深深感动,也主动拆除了新筑的院墙,向里挪回了一墙基。从此,在方家与姜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胡同。人们对这种以礼相让、友好相处的邻居关系都伸大拇指头,就把这条胡同称为“仁义胡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