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源出《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指人所具有的一种好品德。先秦儒家都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这是因为,中国古人重视“天人合一”,强调“与天地合其德”(《易经·文言》)。而天地之大德,是生养万物,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正是“仁”,所以“仁”被置为“五常”之首。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广义的“仁”是一个全德之辞,几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狭义的“仁”便是五常之一,是以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规范。就这一层含义而言,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础。
“仁”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价值,也是对各种美好品德的高度概括,但它有一个核心,就是“爱人”。孔子说:“仁者,爱人。”他又强调,这种爱“必由亲始”。“仁”的内涵还包括“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内含着一个道德的标准。离开了道德的准则,以己之好恶推及人,不仅不能利人,还足以害人。推己及人,也须以道德之心推之。正己然后能推人。孔子提出正己的具体措施就是“克己复礼”。具体的“仁”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按照礼(社会道德)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即所有行为都符合于礼,克制自身与道德相违背的一切私念和欲念,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