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的实践智慧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分为上经(又叫《道经》)和下经(又叫《德经》)而不分先后,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时期的著作,传说系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方面要以“科学”的进步改造世界,另一方面要从古人典籍中汲取精神智慧;如此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物质生活中守住人生的意义感。《道德经》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中华儿女的宇宙观、世界观,如何识势顺势成事,如何理解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等等。本帖基于个人的学习心得,致力于分享《道德经》中的实践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2#

第一章标题为“天地之始”,主要讲了道德经为什么而作。想传伏羲一画开天做了八卦图,引导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哲学的一些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的哲学特征是着象(像)。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针对一个对象谈论我们的认识对象时,我们习惯于用手指指着对象说“你看,这一个就是……或者那一个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形成了对某一个对象的认识。但是西方哲学不是这样的,西方哲学就是“说”,先给人一个概念,然后解读这个概念,只是用不同方式在解释;或者赋予不同的定义,构成不同的系统。这是我们中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别。
老子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担心,于是在开篇就点明了“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这个世界本来有一个道,但是这个道不可描述你一旦描述就着了象,着了象就不是那个道了。所以我们在“第一章”给我们订立的框架之下学习全文的时候,必须要时时刻刻记住不能着象,要明白所有的解释都是帮助我们理解性的文字。
TOP
3#

从第一章还可以看到儒家和道家的一些区别:儒家是从人道开始阐发自己的学问,而道家则是从整个自然万物的高度开始进行阐发。这也就可以看出,两者的高度有一些差异,甚至存在有道家比儒家境界更高的可能。当然,个人确实认为道家学说的境界比儒家要更高,甚至是包容了儒家。当然,两者的目的是有共通之处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的幸福问题。
道家的思想和自然科学中“熵增原理”有一些关联性。熵增原理说世界(宇宙)是归于虚无的、混沌的,这就与老子所讲的万物生于无有相似之处,或许这个世界最终就是要走向混沌。
有人说老子没有辩证法,但是其实并非如此,老子在开篇就已经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意味着老子知道自己所要说的东西不可能完完全全被文字定义,甚至不可能得到精准的描述,而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帮助我们体会道。这也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浓厚的思辨精神和对生命体验的重视。
TOP
4#

——再就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进行一些补充。中国哲学史“无中生有”,而西方哲学则是“有中生无”。但是实际上两者的道路是相通的。具体来看,中国哲学从虚无出发,认为从虚无的“一”中可以划分出部分,这些部分具有一定的形式,这就实现了有与无的转化;西方哲学则是从一个宏观对象出发展开思考,在思考中西方哲学家就把对象给分解了,从大的对象分解为小的对象,这些小的对象再继续往下分割,直到最后有一个东西不能再分(原子),这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思考方式,简而言之,是西方的思考方式。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反的描述过程,但是实际上是一个意思:有具体形状的东西都是变动的,都是还可以再找到“原因”的。只是中国哲学讲的无产生有也是从一个不可再分的整体出发的;而西方哲学则认为是不可再分的部分产生出“有”的具体形式。
TOP
5#

再就是“职场”方面,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故事告诉我们伴君如伴虎,可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很多人可能其实认同这一观点,但是还是觉得自己至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多多少少应该分一杯羹。也许别人也知道你的功劳和贡献,但还是觊觎你的“资历”会构成威胁,于是不敢轻易进行利益分配,宁可背上过河拆桥的骂名也要保住自己的权威。这时候,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心理预期调整,不要认为什么东西或者事情是应该的,这个世界上其实本就没有什么是应该的。
如何才能够让自己对成功的欲望降下来?这应该从多角度来看,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明白世界上机会很多,成功的标准并非是唯一的。我们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标准被量化,变成唯一的、绝对的,这种规定导致的就是人的欲望也被限定了,成为一个模式,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看就是一个现象——内卷。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理解理解我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是否有标准?如果有这个标准又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其实最后一个问题最根本。如果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就会知道该干什么,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有意义的。
TOP
6#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人生的标准是“唯一的”,即认为追逐并获得名利是最大的成功。这同时还导致了我们的社会总是会有一种东西成为“时尚”。但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思考过,当我们追逐一种时尚的时候,另一种作为时尚的东西就过时了。但是这样用外在物和规则过度干预我们的人生合适吗?老子给我们的智慧是人应该无为。但是这似乎被认为是玩笑,如果有人真的无为,他就是那个最大的傻子。但这是对老子的智慧进行了极为肤浅的解读。老子说的无为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度追求,用时髦的话说是“胜天半子”。如果我们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或许我们的生活会简单一大半,我们社会的美好程度也会大幅提升。
名利知欲被称为“四大乱源”,因为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足够的诱惑力和破坏力。名利欲自然不用说的,什么利令智昏、德不配位等等都是我们对一些评价。但是知识(智慧)为什么成为社会的乱源呢?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人被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精神影响了、带偏了,都认为人能够认识一切规律,做世界的主宰、做自然的主宰。但是其实,我们这点知识只不过是自然呈现给我们的,如果自然更换一种运行模式,那么我们的知识将全部作废,人又将像刚起源那样用血汗去摸索、学习。也许这一切对于自然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对于人来说就意味着流血牺牲的惨痛代价。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原因,我们要向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断前进。
TOP
7#

功成身退除了我自我标榜价值和贡献之外,还意味着做事有分寸。有时候我们做事总是觉得把它做到十分吧,十分好了就完美了。但是其实十分好的事情可能就是只有七八分、八九分,总要留下一些白才能刺激自己进一步发挥,让事物能够想着更好的方向去运动。不完美的事物是包含着自我内部的矛盾的,只有矛盾才能让一个东西永续存在;没有矛盾的东西就一定是在走下坡度(达到完美之后,不完美的时候是有矛盾的),最后走向的就是消亡。做人也是这样的道理,只有不断修理自己的“爪牙”才能让自己变得圆融,这种圆融不是所谓的圆滑,而是人生境界的通达。圆融也是对外在事物的不计较,永远对外在事物保持无知,才能促进人永远处在“婴儿状态”,也才能不成为僵死的东西;对未来如此,对过去也是如此,对过去我们应该有“好汉不提当年勇”的魄力。为什么说是魄力?因为人不提自己的成绩,其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比取得成绩需要的勇气要多得多得多。不提勇气还以为着人能够永远为集体贡献力量,是真正的鞠躬尽瘁。
TOP
8#

在日常生活方面,可以联系《道德经》第三章、第四章的内容(无为而治、和光同尘)来理解,这样做是想谈谈他们在我们人类社会中的具体联系。
无为而治是从整个社会、国家,小一点到家庭、组织来谈的。西方人从有文明以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德治,而只懂法治;而我们中华文明又不太一样,我们对德治尤为重视,法治只不过是德治衍生出来的一种手段,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我们历史上曾有“尧舜禹汤”的提法,就是说统治者应该做贤人,而不是鱼肉百姓的暴君。但是这种情况仅仅依靠道德的体制是有问题的,没有硬性约束和标准就会为权力和权威给“歧化”,也就是说权力不经约束就会让集体的约定变为个别人、少数人的意志,这是不可以的。解决办法就是我们应该像老子说的那样,做到无为而治,即减轻欲望,不要觉得什么的东西都想占有、都要占有。我们应该顺其自然,只要东西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就要学会满足,当然,人还有有适当的剩余,这样才能追求精神上的丰满,但是如果物欲横流,那结果就必然是沦为欲望的奴隶。当然,这种对管理层的要求是单向的,还要有对被管理者的要求。被管理者要学会采取合适的生活方式,而不能是为了个人利益采取疯狂行为的疯子。
TOP
9#

——“自化”的意思是要有力量,但是力量只能用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变得强大,而不是将力量用于外在。这种力量的收敛意味着一种修行,因为人在刚获得力量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运用,只会想到展现自己的力量,然别人对自己有所敬畏,其实更多的是畏而非敬。和光同尘是一种高级生活状态。如何在有力量的时候学会控制力量,如何在取得名利时保持勤俭,不因为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其实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人和人所取得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当人经过某种历练,突破各种困难,达到了人生的一种高度时,就会反过来开始思考自己曾经的环境和走过的路,结果往往就是对来时的路和以往的一切“背景”都才去否定态度,自诩清高、恃才放旷。这些才是一个刚取得成功的人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只是被评价为“忘本”就草草收场了,但是事实如此吗?未必!这其实说明一个人的修行还达不到境界,按照有的学者对修行境界的划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种行为只是到了功利境界,甚至还停留在自然境界。
TOP
10#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生活,因为人一定是在生活中展开思考和行动的,人的所有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如果认为自己可以活的比现在好,这种境界还不够,因为一个人变得更好不是好,他还是会因为周围人悲或喜。然而,“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才是是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老子看来就是“和光同尘”,就是表面上看一个超脱的人和一个凡人甚至是俗人没有区别,他的一切超脱都只是在精神世界里以及他的内心生活中;即便他看到这个世界的诸多不美好,他仍然愿意接近生活,和所有人一同面对生活。和光同尘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达到这种状态意味着人能够在生活中“独树一帜”,他以自己为例向别人展示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生活作风。在“网红”遍布的时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做派,而非跟风去过自己的生活。当然,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并不意味着让自己变得“高雅”或“低俗”,而是为了达到“通俗”。
TOP
11#

真正的修身之法不在生活之外,就在生活之中。人只有对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这与王阳明心学有一些共通之处,但是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道家和心学除了将“自然”之外,还有去妄念、自性观,这些是一个修身的整体,不能被孤立起来理解。同时,人也不能自我标榜,一旦预设了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好人,就容易招来满足,然后有可能滑向另一边,而不能做到真正的好,至少对别人是一种有负担的好。如果想从生活之外得到生活经验,那就是妄想。其实无论中国哲学、外国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认为应该在生活中思辨而形成“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很好地揭示了人的思想的来源。——当然,那些对唯物主义的扁平化理解、粗暴流俗的理解,只是没深入到历史的那一度当中去理解马克思观点的确切含义。
TOP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话,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在细节上产生一些新的理解。“刍狗”是指在祭祀活动中的道具。那么人对道具的态度是什么样的?难道不是用前毕恭毕敬,用后任其自生自灭吗?这其中还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成分,所以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如果我们祭祀只是为了完成固定的形式,那么还要祭祀干什么;祭祀的本意不是这样的,而是要让我们有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是在我们对人类历史、民族历史的理解中形成的,所以我们要对历史“祭祀”。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做到少私寡欲,如果欲望太过强烈就会催生出实用主义各功利主义的苗头,进而导致我们的许多东西丢失其本来意义。
TOP
13#

怎样才能做到天长地久?首先看天地是如何做到的,天地因为不争夺时空,所以能够包容一切。那么人如果想要实现天长地久,应该怎么样?也应该像天地一样学会不争时空。但是现代人最大的快乐和痛苦都是因为要争夺时空,并且认为时空的占有意味着一切。当然,从现实来看,可能占有更多的是确实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富贵”,但这种观点是站在人自身的角度来看的,并非真理、并不正确。事实上天长地久也只是人的观点,天地本来没有长久或短暂的观念,一切都是人赋予自然的,这被形象地说成是“人化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人的社会和生活,而只要还在生活中就要遵循老子所说的“道”,就要追求孔子所说的“仁”,以及释家的“如来”。所谓“天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TOP
14#

我们从水中可以汲取很多智慧,所以讲上善若水。以前我对上善若水的理解就是人最好、最善良的状态就是和水一样温和的时候。但是其实水并不仅仅是我们在道德方面的学习榜样,它就是我们人学习的榜样。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们人很多时候就是喜欢一个东西三分钟热度,什么都想冲在最前面,尤其是觉得自己有利可图的时候更是如此;但是少过一会冷静下来思考就觉得自己这样会吃亏,然后开始出尔反尔。要是早点进行思考,哪里会有这么愚蠢;当然,这不是在说人要学会权衡利弊去算计什么东西,只是说在这个方面是这样的。人也要像水一样学会“渊博”,即使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也要保持平静。有一句话是“生存就是在两条线间的空间:一条是都多能忍,一条是都多能。”如果能够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就能做到比别人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