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何谓“廉” [复制链接]

1#
“廉”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本意为堂屋之侧边和物体露出的棱角,引申为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方正刚直。在古代,“廉”代表着一种政治思想主张,是君子圣人的一种高尚品德,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在《周礼》中,“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注:善于行事,能获得众多的好评,二曰廉能(注: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三曰廉敬(注:不懈于位,尽职尽责),四曰廉正(注,不倾斜,品行方正),五曰廉法(注: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六曰廉辨(注:临事是非分明,头脑清醒)”。此“六廉”是中国古代对为官者“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吏考核标准。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至廉而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讲:“祸莫惨于欲利”,金代诗人元好问也发出了“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几句明代官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贵在清,贵在洁。莲亦廉,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游路尽头处,顾盼浏览中,有春秋执政大臣子罕不贪为宝;踱来荡去间,趋退俯仰时,有三国吴国太守林绩压船廉石。碾去岁月的尘埃,追忆先贤的功德,南北朝有顾协棒打赂者,东汉有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的深夜拒金,宋时有刘温叟厚谢婉拒,清时有于成龙立檄拒礼,人人无愧于“天下第一廉吏”的美称。奉公为吏,古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者也,穿行在世俗与官场的尘嚣中,其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纤尘不染,此乃莲之廉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