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仁政 [复制链接]

1#
总体上孟子是依附在统治阶级之上,鼓吹复古、等级制度,宣扬莫须有“仁治”,维护贵族统治的贵族清客。

我们可以从仁政观点的观点看下

1.仁政的实施者:封建贵族,孟子鼓吹加强世臣、优待巨室,把贵族作为仁政的基柱之一,后来儒家发展为“圣贤”治国,天下治乱系于一人,巩固了中央集权。

2.仁政的对象:民,这里民无法发声,由孟子替他们发声,首先,民被作为“喻于利”的小人,自绝于“喻于义”的贵族君子,居于等级制度的最底层。其次,民的心理被分成为渴望圣贤——“若大旱之望云霓”和歌颂圣贤——“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两个方面,成为宣扬贵族统治合法性的工具。这两种心理到现在还有遗存。

3.仁政的实施手段:等级制度,作为“君子”的贵族居于劳动者“小人”之上,靠个人“仁”的品质教化言“利”的小人。孟子反对变法改革,否定制度创建,主张复古。鼓吹繁文缛节、厚葬久丧,强调诸侯应厚养君子,上行下效,则天下大治。从现实看,按照他的主张,贵族作为不事生产的食利阶层,一旦壮大,必然横征暴敛,赋税深重,小民负担过重,国家必然日益贫困,与他宣扬的理想背道而驰。整个战国,他的学说并不受诸侯尤其是新崛起大国重视。

实际上,春秋战国的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伦理学范畴,用之于政治,则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封建王国,周朝殷鉴不远。随着战国时期人口和疆域的急剧扩张,依托于个人关系的儒家学说无法提供普世的制度设计,对政治制度的建设不如法家。法家真正构筑了中央集权官僚制这种适合于大国的诉诸于“法治”而非单纯依靠血缘贵族“人治”的制度。试想,如果依然囿于血缘亲疏的仁义道德,如何管理人口庞大,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境,到时候恐怕仍然会重蹈周朝的分裂局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