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重要意义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与“教使之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客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
二、教育目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他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俗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雅儒不懂得法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也在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面前拙于对策,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治理好国家。
三、教育内容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之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从大儒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诵经”“读礼”的教育内容观。具体说,应当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学习。他对五经的教育作用都做了分析。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说“学至乎《礼》而止矣。”《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其教育作用很大。礼使上下有别,乐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由学、思获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最大区别。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适时施教、适度施教、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努力进行教学。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学习要专注,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不浮躁。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渊博的学识就同江海的形成一样是由点点滴滴的知识日积月累而成的。微小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变,成为宏大而显著的东西。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学习要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