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仁是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几千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在这个字眼儿里注入了各自不同的道德认知、境界意识、人格目标、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理解和诉求,这使得我们对其认识显得特别复杂和困难。
孔子以前的春秋时代,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原则了。《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 《尚书·金滕》:“予仁若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出门如宾至如归,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国语·晋语一》:“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已有“知、仁、圣、义、忠、和”的所谓“六德”之说。在这些有关仁的说法中,仁只是一个与其它道德词汇并立的一般概念。
与前人不同,孔子将仁确立为自己道德视野中的最高范畴,在孝、悌、忠、恕、敬、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所构成的概念体系中居中心地位。《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百有余次,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不尽相同,但“爱人”是孔子赋予仁的基本内涵。《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如何做到“爱人”呢?“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从反向角度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少人认为,孔子之仁目的在于复古,即恢复周礼,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实际上,孔子“能近取譬”、推已及人的“仁之方”,意味着把他人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从而尊重任何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生命存在,体现了超越阶级内容的原始人道主义观念。在统治阶级草菅人命的乱世之际,孔子的人道主义更无疑是为弱势民众振臂呐喊。《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着火,如果有人受伤,恐怕更容易是养马的下人吧?《孟子·梁惠王上》载孔子之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痛骂始作俑者,大概是对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无比愤慨之下的迁怒,也正反映出孔子对于殉葬制度下作为殉葬品的弱势民众的极度同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