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这话是文天祥说的。文天祥做到了人格上的完人,因为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所以什么是“义”?“义”其实是你所认定的,这个世界的道理,无论别人怎么说,无论面对的是暴力机器还是多数舆论,你都不会改变的东西。
什么是义?
天地间的至理,变不了的东西。
“义”的贯彻,是需要“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的,是要死人的。
仁,爱人也。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二,说的便是你我之间的事情。
什么是“仁”?为了贫民疾呼是不是“仁”?
是的。
那么你有困难了,我帮你一把,比如我在宿舍楼下看到被子掉下来了,我去一层楼一层楼的问,最终问到了是谁的被子,是不是“仁”?也是。
什么意思?
仁,不一定是很大很大的事情,你我之间的事情就可以。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发乎心,止于行,可以近仁乎。凡事都替另一人想,那便是发乎心。待得所作所为皆是为旁人好,那便是止于行。两者皆备,也就差相仿佛了。
仁不见得要抛头颅、洒热血,也不见得要英雄伟业。便是虫蝇小事,也可以近仁。只要心里存着善念,即便施舍一碗饭、送出一杯水,在那舍己为人的一刻,都能让夫子动容。
所以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不同就在这里。
孟子是最激进的愤青,政治语言上全是袒护贫民的,孔子思想确实比孟子更高,因为孔子看不出左右,他从不认为政治能从社会与文化里独立出来。
所以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孔子看到民主会发笑,而孟子则是会民主的先锋。
孟子啊、文天祥啊、海瑞啊,他们相比于孔子,缺的就是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