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奠礼是古代学校礼仪制度中极重要的一项内容。所谓释奠,即陈设酒食用以祭奠先师先圣,“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师先圣”(《礼记·文王世子》)。它既作为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又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所祭奠者,在周代为周公;汉代以后,又加入孔子,与周公分别尊为先师、先圣;宋元以后,又尊孔子为师圣,成为祭奠的主要对象,还包括孔子的72位贤才弟子。凡学校初建落成,必须举行释奠礼,以示遵循先师先圣的教诲,兴学以礼,教化民众。而后每年春、秋两季或春、夏、秋、冬四季还要举行此礼,以示时刻牢记教诲,不忘学业,发愤读书,以求功成名就。这是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学校固定的一项礼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