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讲究忠孝治国,所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把孝作为一个好人的第一条件,实在是太深刻不过了。不孝之人,不可与交,也成了我们看人与交友的信条。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说明能孝之人是孺子可教。但孝也并不像我们常人认为的那么简单,并不是常回去看看拿点赡养费买点东西尽尽心就可以胡乱搪塞的。真正的孝有三种境界,一是养父母之身,这个属于物质层面,是基础的基础;二是怡父母之心,承欢父母膝下,和颜悦色,博父母欢心,开解父母胸中愁烦,使父母保持精神愉快,这个属于精神层面;三是行父母之志,牢记父母教诲,发扬父母德业,实现父母志愿和期望,弥补父母不足,不懈努力,完善自身,以求报效社会国家,这是事业层面的。这三个方面融会贯通并行不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道精神之所在。
给父母随意买点宵夜,煮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餐,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让他们高兴温馨很久。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朋友,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