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
--------
举手投足之间
【心中伦理礼仪·修养自内而外】
伦理和礼仪涉及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身边的空气一样,
无处不在,
又不可或
缺。它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
是无论人种、
不分国籍的普及。也许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
各自不用的规范和程度,但是它们在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特征是不能磨灭的。人与人交
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都需要伦理礼仪的约束。所谓“伦理”
,
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所谓“礼仪”
,则是指在
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
沟通、情商等内容。
【网络开辟蹊径·伦理面临冲击】
电脑的广泛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电脑网络社
会,一些新的伦理难题不可避免。例如个人隐私、
知识产权、
公共信息安全等问题都面临极
大地挑战,
人们对网络的信息判断是依靠对一组数字或符号的识别,
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人机
之间的交往,人们之间互不熟识也能交往,很容易冲破道德底线。人的姓名、性别、身
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资料等等都受到了很大威胁,病毒、黑客等也
成为网络可怕的敌人,
而网络中同时存在着无数的信息垃圾,
岂不说网上数十万个色情网站,
也不说那些传播诸如
“
法轮功
”
之类歪理邪说的网站,
就说一些网站将名人的毛发、
艳星的指
甲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也搬上网络,
网络正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仓库,
久而久之会不会演变成
垃圾站呢?网络上不道德的行为处处可见,正蚕食道德领域,应当发人深省。
【学习文明礼仪·提高文化修养】
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
举止、
表情、
服饰、
谈吐、
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
仪、文明交往等。实际生活中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
"
敬人、自律、适度、真诚
"
的原则上进
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讲礼仪的基础是提高个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
讲礼
仪将越来越流行。
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
要形成这种礼貌文明之风,
关键是要提高人
的素质,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后,讲礼仪才能顺理成章,否则,就
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只有样子,没有实际用途。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
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大到从外交礼仪到用餐礼仪,
小到
从接物递物到乘车行路,
都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
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
方便他人,
所以在学习中也要善于记忆,才能运用自如,变成自己终身受用的文明行为。
【礼仪渗透生活·生活改变礼仪】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
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
正确把
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
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
往往会使
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
闹出笑话,
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
触类旁通,
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
交谈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文明;
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
穿着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大方;
行为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美好。
只要讲究礼仪,
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
充满魅力。
礼仪一旦形成,
就有一种相对独立性。
我们今天的礼仪形式就是从昨天的历史中
继承下来的,有不少优秀的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而那些封建糟粕,
则会逐渐被抛弃。世界上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礼仪虽然相对来说较稳定,
但它也毫不例外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
发展变化。
社会交往的扩大,
各国民族的礼仪文化都会互相渗透,
尤其是西方礼仪文化引入
中国,使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都会向更文明更实用的方向发生变化。
伦理礼仪,是大千世界亘古不变的道理,是人际交往的
“
通行证
”
和
“
润滑剂
”
,学礼仪有
利于文明生活的日益完善。有时候,
一句粗话会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心,
就可能引起纠纷,甚
至对簿公堂;而一句抱歉往往会淡化许多问题,化解许多矛盾。人需要尊重自己,
也尊重他
人,
受人尊重会使人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有利于社会的和
谐稳定。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人们之间接触交流的时间大为减少,
人际隔阂也很容易产
生。如何得体地表现自己的内涵,展现自己的礼仪,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也是一门很深奥
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