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理礼仪自主性的提高 [复制链接]

1#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增强反映在伦理道德体现上就是自主化的趋势日益强烈。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确立和实施将渐渐摆脱对老师、家长和书本的过分依赖,外部对大学生信仰追求确立过程中的任何“包办”和“硬灌”将不太现实,大学生将越来越按照自己的道德理解、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来建构自己的追求和信仰。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新旧体制转换所带来的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生产方式的多元性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社会上充斥和交织着纷繁复杂、多元杂糅的道德观念。既有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信仰,又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荣八耻”等;还有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本主义、人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普世道德等;还有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的信仰追求,如“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少论国家主义,多想自己前途“等大学生们在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他们的信仰追求将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还会有一些理性化,不少大学生在信仰追求上都体现冷静、客观的特征。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会让整个社会越来越好。
对于仍在就读的大学生们,我们认为,至少要拥有三个伦理与心:一,信仰法律,于内,相信法律能使世界更美好,于外,遵守法律法规。二,信仰道德,于内,相信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于外,敬畏道德底线。三,信仰科学,于内,相信科学使人类进步,于外,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注意环境保护,适当关心政治和经济。此外,大学生也应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大学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学习社会知识,提高自我素质与自我底蕴,并通过冷静的独立思考来引导、完善自己的“信仰”,反过来,“信仰”也将会给我们以前进的力量与方向。要注意的是,信仰也必须要建立在理性、健康、科学、道德、法律的基础上,不能被错误的“信仰”迷失了双眼而走上歧途。大学生要正确的看待信仰,认识信仰,并利用信仰来指导自己前进的步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