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礼仪学习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二) [复制链接]

1#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教育成为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礼仪是道德的具体表现,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它更注重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思想气质的外化。因为“道德是理论方面的思想意识,礼仪则是实践方面的行为表现;道德是礼仪实践的内在要求,礼仪则是道德意识的外在体现。如果说伦理道德偏重于理论性,较为抽象,那么礼仪礼貌则侧重于实践性, 较为具体,易于操作”。
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就是因为常常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当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成效明显。因此礼仪教育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并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同时,应该看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礼仪是一个人品格修养的直观、具体的表现。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一个人修养与美德的外在显现,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素养。直率是优良品格,但在有些场合说话,直来直去,则有可能使人误会、难堪;谎言是一种不良品质,但在某些场合(如病人和自卑的人面前)“善意的谎言”和“美丽的谎言”却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美德和品格。一个大学生如果仅有质朴的品格,而缺乏得体的言谈举止,优点也会变为缺点;相反,如果仅拥有漂亮的仪表和美丽的话语,却缺乏质朴的品格,则会使人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总之,良好的教养与优良品格的相统一,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