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对考试该怎么做 [复制链接]

1#
考试前的各种行为状态:考前逍遥——为将来自己的考试成绩创造说法;泰然处之——稳健自如的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积累的良性循环;考前焦虑症——看不进书,经常发呆走神,食不甘味;夜晚睡觉也是梦幻连连。
考前心理涉及:临考前的心理焦虑及其调整、考前的复习和记忆准备状态、熟悉考场。
1、考试焦虑是由考试这件事引起的神经紧张状态,它会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所以才会有发呆记不进去的状态;它会干扰原有知识的回忆过程,一紧张脑袋里空空如也;它能瓦解整个思维过程,平时拥有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以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时竟会发挥不出来。当然,考试焦虑还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等等。
怎样克服考试焦虑?
(1)挑战消极评价。我们知道,假如某个人在期待某一事件或结果的出现,那么这种期待可能会促使这一事件或结果的出现。以事例说明“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这些消极评价。例“这次考试我预感会失败”、“我怕考试失败”等的焦虑。
(2)放松脱敏。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方法: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全身肌肉由脚开始,先紧张(10秒)--放松交替练习,逐渐到头(面)。
(3)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做“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个吹胀的气球,持续6-7秒钟,再从嘴里缓慢地呼出来。连续做5-6个。
(4)“虚构脱敏”法。逐条列出引起你为考试焦虑的各种情境。
2、熟悉考场。大家都有体会,在自己的教室里考试比较亲切自然,心理很安详,发挥也正常。可是,大型考试都讲究回避原则:考生要集中在固定地点编号,由专人来监考。大多数考生都得面临新的考试环境和参考伙伴,如何适应新的考场是关系到正常发挥的大事。所以,熟悉考场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把陌生的考场定位在自己过去熟悉的学习环境里,能够让自己心境轻松地去迎考。第二可以让你第二天不必手忙脚乱地打听考场在哪里。
熟悉考场的技巧。如果座位是临窗的,可以想象考试时光线明亮,通风透气,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中间,想象着众星捧月,独树一帜。前排也不差,想象着独占鳌头、高中就够了;后排也不必心虚,你可是真正的忘者殿后,最精彩的压轴就*你了。
尽量地鼓起自己必胜的信心,尽量化不利的环境为熟悉有利的环境。这样你就可以不急不躁地答题了。
3、临考前的注意:忌“开夜车”,保证休息。
4、学会自我调适心理。考前应做到心态平和。要平衡心理,就应学会调适心理的办法。学点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大有益处的。下面介绍两种最简单的心理调适法。
一是学会自我深度松弛。如经常在考前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场的紧张情境。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慢慢便会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考试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紧张焦虑。
二是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从而消除焦虑,放松身心。
下面介绍最简单的一种方法:首先,取坐姿,把背部轻轻*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然后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 念集中在手心;最后,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觉,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越是静下心来,两手就会越暖和。”这样,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头脑轻松、清爽。
进行自我暗示时,必须牢记“五大原则”,即口中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要正面积极(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说“我不要失败”,虽未言失败,但这种消极的语言会将“失败”的观念印在你的潜意识中。因此,你必须正面说:“我要成功。”);要有“可行性”,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注视意象;要把感情贯注进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