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深处便是行——任何知识,一旦你真正了解,变成了自己的人生体悟(传统文化的知,主要是指这种道德修养、性情涵养的知识),就会自觉的变成你的人生行动。反之,如果你看似了解了一个知识,但你不去做。比如说“做好事是对的”。这个时候并不是说明你知道了却没有做,而是说明你知道的并不真,并不深,比如说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做好事是好的”、“为什么其他人不做好事,我要做好事”……等等一系列的知识。一旦你把这些相关的知识都系统化了,你对于“做好事是好的”这一知识就真的变成你自己的了。你就会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好事,因为好事已经由外在的知识变成了你内在的信念了。
行到深处便是知,知的由来只能是行,你只有在行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知、才能获得知,才能体会知。你即便在理论上不能说明自己的行为,但只要你的行为落实的持久、恒定,那么你就已经获得了人生的“知”。《论语》:“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