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心里纳闷好久。多少年来孔子的”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被人称赞,是谁在挑战孔子的权威?最近豁然开朗。
先来说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是孔子的经典名言,多少年来这句话依旧被人所称赞。两句话分开说都有道理,放在一起也很适当。三军不可夺帅是指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任人唯亲的想现象严重,如果在主帅没有大的过错下换帅,很可能导致军队产生不信任感,士气低落,将帅离心,以致战败。所以夺帅是大忌。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凸现出一个人保持自己志向的重要性,志向是灯,照亮一个人前进的方向,一个不时改变志向的人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必然一事无成甚至踏上歧途,故说匹夫不可夺志。可是如果将前半句换成”三军可夺帅也“是否不合适呢?其实是很合适的,不夺帅是很重要的,但是与一个人夺志比起来却又显得小了很多,可见坚持志向的重要性。估计孔夫子当初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时也强调的是后面一句,前半句的此一换,更加凸显匹夫不可夺志也的重要性。
人生的道路往往不是平坦笔直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志向的坚定,便会激发起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在顺境之时还是在逆境之中,都能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并能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