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苏式阶级斗争为纲,重视民生,实行仁政,强调和谐和正义,逐步回归孔子儒学仁和之道。同时海纳百川,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壮大自己,推动全球和平发展。于是成就巨大,小康在即,世所公认。孔子地位得到恢复,重新认定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秘鲁前总统加西亚在《儒学与全球化》一书中指出,拉丁美洲三十年前国民经济总产值高于中国,三十年后,其经济停滞不前,远远落在中国后面,因为一直处在动荡争斗之中。他认为中国奇迹背后和深层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凝结的仁爱、和谐、务实、整体、重史、责任、勤奋的民族性格在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后得到发扬的结果,整个中国团结起来致力于现代化事业。但国人文化自觉性仍然不足,文化自卑不易克服。以孔子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后中国文化建设中具何种地位,观点尚不明确统一。同时,功利主义大潮把本来很脆弱的道德冲得更加衰微,中国人已经丧魂落魄,去道德化潮流成为阻碍民族复兴的拦路虎。有些人意识不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事业是可以统一而且必须互补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中矛盾层出不穷,需要传统道德维系社会稳定,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自古就有儒商传统,近代以来出现的晋商、徽商以及海外华商,都强调以义导利、诚信不欺、回馈社会,能够促进现代工商文明。两岸三地和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五常八德依然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界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陈水扁在台湾搞“台独”,其手段就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多少年来,大陆许多人也在不断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做着去中国化的蠢事,应该猛醒了。爱国主义最深层是爱中华文化,没有文化的自觉自爱,是不可能真正爱国家的。山东正在做的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工作,就是要把民族的思想之魂与民众身上的文化之根对接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兴旺发达。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讲话中说:“儒家推崇君子人格,讲‘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义以为质’‘故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等等。”这段话很重要。孔子是至圣,是万世师表,如司马迁所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于多数人而言,比较现实的做人目标应当如孔子所倡导的那样,争做新时代的君子,而不要做小人。君子是有德者,既有益于社会和他人,也使自己过得有尊严有意义。根据孔子论君子人格的言论,我概括为“君子六德”,即:有仁义、有涵养、有操守、有容量、有坦诚、有担当。一要有仁义:“君子以仁存心”“君子义以为上”,即心地善良,关心别人,而且行为端正,见利思义,如孟子所说:“居仁由义。”心要有温度,不要变冷,更不能变黑。二要有涵养:“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要以修身为本,知书达礼,人格健全,忠厚待人,气质高雅,行事有度。三要有操守:“君子和而不流”“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即要坚守正道,是非分明,矢志不移,不与歪风邪气同流合污。四要有容量:“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尊贤而容众”“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要心胸宽阔,尊重他人,讲究恕道,包容多样。五要有坦诚:“君子坦荡荡”“君子必诚其意”,即要诚信做人,表里如一,直道而行,光明磊落。六要有担当:“君子以自强不息”“仁以为己任”,即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立志远大,勇挑重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