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伦语》的处世之道 [复制链接]

1#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答案乍听起来有些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事分寸,他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感情和才华用在有用的地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与朋友相处也要有度不要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  心理学上有种行为叫“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孔子告诉我们,要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做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才能是自己“言寡尤,行寡悔”  儒家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种践道者,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他们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可以忘记自己的得失,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当中。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