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利?义? [复制链接]

1#
       义,即道义、正义等超越物质利益的道德原则;利,即物质利益。孟子、朱熹认为义为三层:义是适宜、义的度是天理、义是人们内在的道德价值判断;董仲舒认为义的本质是正我,正我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素质……义利观自古有之,孔孟义利思想分为以下:
      道义至上。“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君子是道德楷模,孔子将谈“义”紧扣“君子”,认为义是君子对天下事物的衡量标准,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同样认为一切行动只能以义为标准,提出“惟义所在”,把义看作是人应遵循的,认为“义,人之正路也”,孟子认为人只要遵守道德就能正确对待外来诱惑,达到完全自律自制、以德自慊的境地,而孟子周游列国,与诸王公交往不卑不亢,是因为他“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重义轻利。孔子以义利来区分君子和小人,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君子惟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君子以道义劝服他人,过后还会很亲近;孔子还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指出如果行事以追求利为目标的话,容易招他人的怨恨。孟子主张“何必说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提倡追求正义,认为利是国家灭亡的原因,孟子认为处理君臣、父子之间关系靠的是义而不是利。
       见利思义。见利思义,即见到利益,就要想到是否符合道义,指出“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孟都认为不符合道义原则的应该拒绝接受。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凝结成的浩然正气,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舍生取义”。
最后编辑武科大何家欢 最后编辑于 2015-11-23 10:52:5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