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又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在现实中,我觉得它就好比我们大脑中的魔鬼和天使。例如,今天我要不要去上课的问题。当然我大脑中的魔鬼可能会说:这么冷继续睡吧,别去上课,老师不会点名字的。而另一个天使则会劝阻:快去上课,不然你会得不偿失!然而事实是:我迅速从床上起来了。 通过这一件小事,其实善与恶不过一念之间。但重要的是:让它变为善或恶,关键在于你自己。
我们自小熟读的《三字经》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性恶论“的一个证明,只因人性是恶的,才需要编著《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去引导小孩子的天性,从小灌输其仁义伦理思想,才不致于小孩子们随乎本性而走上歧途。
人性本恶因而教育就特别的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道德,抑制恶的本性,成为善良的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因此,在社会制度建设中,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性恶论“。
“ 性恶论“对于当前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横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的社会现状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和政治腐败,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理性而非本性作为人的行动准则,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规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执政者的行为。在上,以真正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