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仁的思想内涵 [复制链接]

1#
一、仁的思想内涵
    程颢《识仁篇》中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由此而知,仁是一种至诚无妄、与物无对的修养境界,是最高的道德范畴,统摄着义、礼、知、信等诸多思想要素。

  1、仁体现着一种博爱的胸襟、一种民胞物与的情怀。

   《论语颜渊》篇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韩愈《原道》言:“博爱之谓仁。”韩愈一生以承载道统为己任,而以博爱为基点的仁正是道统的思想内核。张载《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又说:“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这种民胞物与的情怀便是存在于人的本性中的仁的自然流露。仁意味着达至对自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照与觉知,由此而能“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这种“成于中,形于外”的“博爱”情怀恰如日光一般永久的普照大地、泽被万物。

2、仁包涵着对义的守护和对知(知,通“智”)的参悟。

    《论语学而》篇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韩愈《原道》篇言:“行而宜之之谓义。”义者,宜也。凡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自然而得体,皆是“宜然而然”,而非“不当然而固然”。
《说文》曰:“宜者,所安也。”那么,安于什么呢?“喜 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安者,即是自我本心的中和状态,即是虚静澄明、仁义发端的本性。义以仁为体,仁以义为用。二者的关系恰恰体现了自我本心由发端向现实、由知到行的落实。应着自我灵动本性和良知的召唤而作出的举动既是发端于仁,又是符合于义的。然社会百态,
无所不包美善与丑恶共存,仁爱与邪佞同在。个人,无论出身望族,还是生来低微,在社会群体的洪流中,不过只是微弱浮萍,可谓“余兹藐焉,乃浑然中处”。因此,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就必须讲求“知”。唯此,既能蹈道而行,又能安身而乐,达到真谛与俗谛、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获得外圆内方的完美人格。《论语阳货》篇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宽、信、敏、惠皆是立身处世的智慧,是足以恪守仁、践行仁所应具备的性情和品质。在《论语雍也》篇,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者与仁者并非两种喜好殊方的人,而是一个人在处内与处外两方面的不同展现。动足以安平天下,静足以明察我心。“知”是仁在羁绊颇多的现实中的机敏与智慧,是仁现实中得以践守和广播的凭依。

3、仁是礼的道德基石,同时有必须以礼为其向行动落实的规范和准则。

    《论语颜渊》篇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存心养性,不愧于屋漏,“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使自己的谈吐、举止乃至于意念端正无邪,发端于仁又能恪守此礼,则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美玉只有通过切磋琢磨,符合美的标准,才能具有无尽的价值;仁义之心也只有在其表现形式上加以约定,才能做到完满无暇。仁以礼为其框架,乃是基于身心一元的身体观。也唯有如此,才不至于由于巧言令色、行为放荡而走向自我消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