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今礼仪差异 [复制链接]

1#
中国有着长久的礼仪之风,但究竟什么是礼仪。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

术。简单的说,就是礼节与仪式。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演变,礼仪也有了明显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礼仪现在看来显得十分庸俗,但在古代确实“礼重于人”。我国古代最隆重的“九宾之礼”是源于周代的成文

重典,孔夫子曾以它为礼学典范,按古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

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受今

人唾骂的“跪拜礼”在古代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但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演变了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

的意思,这是便有些屈辱的意味。“揖让礼”倒是一个可以说少有的流传至今的礼节,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一般用于

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比较随便的场合。这一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像一些“袒臂礼”, “虚左礼

”,现在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受现代文化影响较少的人群,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了。
由于传统礼节的繁琐,加上西方主义的浪潮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礼仪得到了很大 的改善,分类也更为详细了。现代社交礼

仪的表现就礼仪使用的媒介把礼仪表现分为语言类礼仪、身体语言类礼仪、饰物类礼仪、酒宴类礼仪。而在中国像酒宴类

的礼仪在某些人的不良影响下也变得歪曲很多,这个姑且不谈。现在的礼仪与传统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多的是体现尊重,像

许多场合‘女士优先’的守则受到大多男士的默认,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也日

益扩大,有很多人不仅要和国人打交道,还要参与国际事务。更多的礼仪也就有了新的要求。像俗话说:入乡随俗。到了

别人的地盘上,就一定要学习别人的礼节,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很多时候,比如国家外交,国际商事,会议谈判等等

有关国家体面的场合,那是非讲礼仪不可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问题,不能一丝一毫的马虎。再次,比如开业

剪彩、、新闻发布、舞台搭建、促销活动、展览展示等等商市活动也应该讲究礼仪,毕竟这是在一定范围的有影响力的活

动,要想让大众接受,就要符合平常人的标准。所以现代的礼仪更多的是“人大于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