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就是说在社会中人们当有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的社会等级中都要有自己恰当的地位。
只要人们知道了自己当处的地位,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去追求的?哪一些又是不该自己去触碰的?知道了自己的位置,人们就不会去欲想和去强索哪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整个社会的秩序自然的就会安定,和谐下来。另外,荀子也正是根据人类社会有礼而认为人是“最为天下贵”的。
但是,在荀子这里,他认为这些人们当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的等级制度也不是完全按照宗族血缘关系的世袭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是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
就如他所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是大夫。”这即是将即使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如果不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也只能当普通的老百姓,相反,即使是一般老百姓的子孙,如果他们通过努力的积累学识,搞好政治、道德修养,又能够符合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那就可以让他们当卿相士代夫各级官吏。
这有些如同尚贤的主张,这里荀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处理打破“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外,他也还承认人们的一些正当的欲求,他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当然,这里的承认人的欲求也还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与在你所处的阶层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