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悟道经历 [复制链接]

1#

罗近溪的主要悟道经历我们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用心”“悟心”“放心”这三个阶段中各自有其标志的事件,以下我们一一分析。
1.用心
用心是其思想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其思想起飞的起点,这一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结点:
由于近溪身体早年较为孱弱,以致其父母对其呵护有加,如此,则使近溪对于孝弟慈有了一定的领悟,为他日后的专以“孝弟慈”为讲学实践宗旨埋下了种子。
近溪15岁拜张洵水为师学习。此间其主研《近思录》和《性理大全》等理学书籍,并对书中“息念存心”、“穷经达理”的工夫“信受奉行也,到忘食寝,忘生死地位”,然,终因“奈何无人指点,遂成重病”。而在此期间近溪因一亲长事而反思“不叹气事”,并于此间定志于“道”,即近溪自谓“一意以道学自认”,欲求“大人之学”。
等到十七岁时,读到薛瑄“澄心”主张时感到兴奋,自以为找到了一条圣学门经。于是,芳于此做了一番真切工夫,于是“立薄日纪功过,寸阳必惜,屏私息念。如是数月,而澄然之体未复。”之后更是闭关灵田寺,欲求得如水镜一般的心境,久之,又重病,其时亦弱冠之年。
其父诊断为“儿病由内,非由外也。惟得方寸快畅,与道不逆不药可愈。”于是前锋授以阳明《传习录》并“指以致良知之旨”。但近溪于此中工夫还尚未全部领会。然其“心火”之病已得小愈。而此时的近溪尚还游离于理学、心学和举子业之间。
二十六岁的近溪第一次乡举,没有中第。于无意间见有“急救心火”字样,遂被吸引,往访之,乃为山农讲学矣,细听之,犹如“大梦初醒”,于是迅拜山农为师。其间近溪向山农述其自以为得的不动心经历,然均不为山农所取。于是近溪说道:“克去己私,复还天理,非制欲,安能体仁?”然而在山农看来,近溪此说仅“是制欲,非体仁”。山农说近溪是“患当下日用而不知,勿妄疑天性生生之或息也。”即是说近溪不能自信本心,由此就不能放心体仁。这是山农救治近溪心火之方。而此方当中有其自身内在的一致的逻辑相贯通处,即为:欲放其自心,就须先信其自心,欲先信其自心,则又须先见其自心。信亦是需有一挂搭处方可,而欲见其自心,在泰州学则是强调从当下的日用常行的生活实践中去“见心”。这一直截了当的功夫使近溪悟到了“人能体仁,则欲自现”的思想,这也对近溪日后的以“孝弟慈”为其实践宗旨、以“赤子之心”作为对接“天心”与“人心”的桥梁以及“殴父骂娘”之辈也是坚信其“人心良知不眛”等思想的成熟和终达自然浑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悟心                
近溪在师从山农后,其思想已有极大转变,已意识到宋儒的各种工夫在为学方向上已然有错。这便是近溪的思想由用心向悟心提升的一个关节点。
自师从山农后,近溪已依稀窥见圣学门径,只是苦于无法实现贯通天道与人事之途。而在近溪这一实现贯通之法就是《易经》,但近溪现在却不懂《易经》,所以当近溪知道曾从他学举子业的一弟子胡宗正善《易》时,则北面师之。时年近溪三十有四,这是近溪思想精进的标志。
《易经》向来被视为中国哲学思维的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经典依据。谓其为“仰以观天,俯以察地,远求诸物,进取诸身”,表明《易经》是来自于对天地万物的参悟。所以宗正谓近溪日:“《易》可神会,而不可以言语尽者,宜屏书册,潜居静虑,乃可通身。”近溪在宗正的不断指点和自身的不断参悟三月后有得,将这一所得谓为:“恍进于未画之前,且通之于《学》、《庸》、《论》、《孟》,诸书沛如也。”也就是参透了“未画之前”宇宙造化的“本真”意义,也了悟到了人生性命的根源。
此处近溪的恍入“未画”之前的“未画”就是“无”,是相对于宗正问近溪的“如知伏羲当日平空白地著一画耶”中的“一画”而言。这“一画”即“有”,即时乾画,亦做太极。近溪的悟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了悟,是一种渐日虚学的理路,近溪认为这样的路径才是正路。若是相反为从有到无的路数则终难免落入“狂”或“出家”的境地,近溪认为这条路是不值得取的。
在此,近溪悟到的“性命的根源”已经表明了天道以落实到人道,这就是天道之于人道的下贯,而近溪认为这只是算单向度的,缺了人道向天道的上达,于是近溪用对“孝弟慈”的反而求之来将人道上达承接于天道。由此,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双向贯通,从而,使“人”有了道德本体的挺立,而“天”有了生生不息之德。使天人合一具有了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双重依据,也解决了易学与儒家经典如何贯通的问题。
近溪认为成圣成贤的法门就在《大学》的格物、致知当中,这其中谈到的先知则是指《大学》八条目的主次先后,而近溪此处的“先知”的“知”则是如他所说的:“无非是此本来始终”。由此,近溪认为格物就是用圣贤的嘉言圣行来分辨出事物的本来始终。这样,近溪就用《大学》的格物打通了《四书》、《五经》。正如近溪自己所讲:“岂止《四书》,虽尽括《五经》,同是‘格物’一义”,又说只做到“孝弟慈”就是格物下手处了。如此,就仅需通贯孝弟慈,便可人人亲亲长长,而天下平。从而可以看出近溪之格物之意与前人有所不同,它包含了对天命之性、人性至善、孝弟情感等问题的全盘函摄。
近溪自拜师学《易》得格物之悟后,其思想正日益精进、完善并趋于成熟。1553年近溪在北上廷试途中突然患重病,在养病期间偶遇“泰山丈人”,指以其病在“心”而不在“身”,并示予药方,从而得以身心豁然,痼疾全销。在《全集》中记录了这一场面如下:
翁曰:“君自有生以来,遇触而气每动,当倦而目辄不暝,就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镜息不忘。此居心痼疾,今似昔也,可不亟图疗耶”?
近溪愕然对日:“是则予之心得,曷言病”?
翁日:“人之身心,体出天常,随物感通,原天定执。君以宿生操持,强力太甚,一念耿光,遂成积习。日中因无纷扰,梦里亦自昭然。君今谩喜无病,不悟天体渐失,光惟心病,而身亦不能上延矣。盖人之志意,长在眼前,荡荡平平,与天日相交,此则阳光宣朗,是为神镜,今人血气精爽、内外条畅。如或志气沉滞,胸臆隐隐约约如水鉴相涵,此则阴灵存想,是为鬼界。今人脉络纠缠,内外胶泥。今君阴阳莫辩,境界妄縻,是尚德为善学者乎?罗子惊起,叩谢伏地,汗下如雨。从是,执念潜消,血脉循轨”。
通过这一对话可以看出“泰山丈人”指证了近溪“心病”的症结所在。他告诉近溪当去体认,剥除光景,放下执念,随物感通,回复天常。此有所悟,但“以其来自外道,甚不放心”,于是发奋读书,钻研儒家经典,终于“惊惕惭惶,汗流浃背。忽而一时透脱”。这便是近溪受泰山丈人启发而获“心性之悟”。近溪经心性之悟后,其思想的格局基本已形成,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则是不断的完善、补充并最终成熟。
3.放心
于1553年近溪及第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其治理地方有三大法宝:“乡约”“讲规”“圣谕”。在其官僚生涯中依旧是讲学不辍,因在近溪看来讲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其讲学的特点是为:简易直截与当下醒悟,即是说他讲学重在点破头脑,使人当下领悟凡圣不二,一旦觉悟得此学头脑,则当下圣贤可求,及其当下醒悟则是从日用处开示后学,让学者当下醒悟。
近溪在“悟道”后的讲学和为官期间还对《圣谕》六言(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极高的评价,并将其用于治世之中。这体现了近溪思想内容和圣谕有内在的相通性,也体现了儒者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关心。
最终近溪在变教边悟的过程中将心学、性学、气学为一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