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孔子说:“君主要按一定的礼仪来差使臣子,臣子要按忠诚的原则来为君主做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一致却不互相勾结,小人结党营私却不能团结。”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带头端正起来,谁敢不端正?”
《忠经·天地神明章》: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译: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亨:通达)
荀子曰:“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译:荀子说:“指责我而且指责得对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当的人,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我的敌人。”(非我:指责我。是我:赞扬我。)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范仲淹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去为大家忧虑,在天下人享受安乐之后才去享受安乐。”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译:顾炎武说:“天下的兴盛或衰亡,普通人都有责任。”(匹夫:普通人。)
顾炎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 顾炎武《日知录》)
译:顾炎武说:“风声、雨声、读书声,每一种声音要用耳倾听;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关注。”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林则徐说:“如果有利于国家,就要奉献生命,岂能避免灾难而趋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