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之“礼” [复制链接]

1#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说要严于律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要正身正己。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所谓律己,即靠自己内心的约束,自己内心的意志力来完成既定行为目标的过程。孔子认为,人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克己复礼”就是自律思想的体现。
子曰:“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简言之,“礼”就是有着许多具体要求的不可违反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礼”在社会中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要建立一套能发挥维系作用和平衡稳定的礼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的体系,已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的道路,当人民都能懂“礼”行“礼”了,进而社会也就稳定了,国家也就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实质上旨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精髓对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日之国人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