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数十个民企老板因无法偿还高利贷出逃,民间借贷危机愈演愈烈。无论从哪种角度看,温州对中国经济都具有风向标意义。这个素有经商传统、因屡屡逐利于潮头而毁誉参半之地,由炒房、炒矿到炒钱,在中国经济画出了一条不规则的抛物线。其由辉煌至低迷的过程,不只说明了资本的残酷性,也将民间资本渴求资金与发展的困境展露无遗。
是什么原因使得高利贷这种古老而血腥的获利方式在现代经济繁华之地大行其道?一方面中小企业为了发展“求资若渴”,一方面国有银行惜贷如金。与此同时,又有相当的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当这种供给与需求无法通过正当渠道匹配在一起之际,遂通过高利贷这种方式扭曲在一起,也由此衍生出一批中小企业“败走麦城”的悲剧。
而这也无形中将现行的宏观政策置于更加微妙的境地。毕竟收紧的流动性所产生的效应已经在楼市上逐步显现。这种时候,放一放可能前功尽弃。但如果一味地收紧缺乏变通,是否又将把中国中小企业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须知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源泉。
如今,浙江企业主欠债“跑路”现象已然引起中央重视,温家宝总理节日期间亲临浙江调研,浙江省政府随即召开四级政府会议要求帮扶中小企业脱困。这一切,对于提振中小企业信心无疑是必要而且及时的。然而,仅有这些尚且不够。如果没有金融体制的创新,民营企业以及民营资本面临的困局难以根本改变。
事实上,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银行厚此薄彼非只一日。这一沉疴陋习久积未改,其深层原因在于现在金融体制的僵化、保守。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在危机中暴露出的千疮百孔,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然而,这不能成为不改革、不开放的理由。
所有这一切的变局都在呼吁金融体制的变革。应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境为契机,大力推动金融业的改革与开放。
[em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