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冯友兰人生境界的一点思考(二) [复制链接]

1#
在解释了人生境界应为何物之后,冯友兰先生按觉解这个标准将人生的境界划为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先说说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


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从冯先生的论述可以看出自然境界是人类最低层次的境界,它是人类为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本能的境界,原始生活就是该境界的典型写照,人在自然境界中并不意味着没有道德的内在,但因为人在此时做的都是本能顺心之事,所以称其为“习惯习俗也”,所以此时的道德之事并无多大的道德内在的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2#

      自然境界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属于“有我”的一种境界。这一境界的人们追名逐利,知道偱德是一种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阶段。而人生真正难以达到的是“天地境界”,这一境界属于无我境界是真正的大道。而世人一般都在有我境界徘徊,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只有达到天地境界才能得到人生大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