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的对策 [复制链接]

1#

   1.提升管理者的伦理素质。


     (1)增强管理者的伦理意识。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最大。被调查者中认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信誉“影响很大”和“影响较大”的比例达到了96%以上。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伦理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管理伦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增强经营管理者的伦理意识。首先,经营战略应该由“守法战略”向“信誉战略”转变。所谓“守法战略”指的是企业仅仅从否定的方面看到了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恶果而提倡企业伦理,那么必然会将企业伦理仅仅看作是一种制约,用来规定和防止会对企业造成严重后果的不道德行为。于是企业伦理就会成为一种单纯的道德底线或是一种最低要求的行为准则,这种态度必然会将企业伦理等同于守法,认为合法就合乎道德要求。而“信誉战略”则是更为全面地看待伦理道德,将伦理看作一种全面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念,而不仅仅是制约不道德行为的规则和纪律。守法虽然也是指导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并不等同于伦理,典型的伦理问题并非仅仅为了防止不道德行为,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企业或自己的行为。其次,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真正精明的企业家都懂得“信誉至上”的道理,他们的经营理念几乎很少与利润挂钩。如摩托罗拉公司把“诚信为本和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要求企业的每个员工和经理人“保持高尚的操守,对人永远尊重”。(2)建立企业决策的伦理评价模型。企业界不少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伦理管理的重要性,可付诸实践的很少,这里面有一部分属于“只说不做”型管理者,然而更多的是由于伦理道德准则的复杂,缺乏可操作性,让管理者无所适从。为此,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伦理核查便应运而生,本文在前人核查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新的核查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我作出的决策符合公司的方针吗?与法律精神不相违背吗?②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想要从我们这里获得什么?有哪些是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的?在同类情形中我愿意别人也作出这样的决策吗?我会愿意长期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吗?③如果我是利益相关者,会对他们这种行为感到满意吗?我的行为是否发扬了某种美德?是否将使我感到骄傲?该核查项目的第一项强调法律精神,排除了只遵守字面上的法律,钻法律的空子的可能;第二个项目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尽量达到利益相关者接受的程度,通过换位思考来确定该决策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要求,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第三个项目在利益相关者接受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能否让利益相关者满意。如果只达到第二个项目的要求其决策也是追求伦理的决策,但不是追求卓越的决策,追求卓越应该是发扬了某种美德,令利益相关者感到满意的决策。通过回答这三项核查项目,管理者能够尽量简化作出伦理决策的程序,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与科学性的目的。


2.提高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


(1)对员工进行持续的伦理培训。企业应该开展专题讨论和类似的培训项目来改善公司员工的道德行为。1995年8月份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一篇文

章中提到,美国约有3/5的大企业设有专门的企业伦理机构,欧洲约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有负责有关伦理工作的机构。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000家企业中,有20%聘有伦理主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员工遵守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处理员工对可能发生的不正当经营行为提出的质疑。到了90年代中期,30%至40%的美国企业进行了某种形式的伦理培训。但是目前对于这些道德培训项目存在一些争论,有人认为这种培训只是形式主义,起不到什么作用。然而不少知名企业的实践发现,关键是道德培训的方式正确与否,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的说教方式,而应该让被培训者参与其中,就一些企业实实在在遇到的难以清楚分辨是否道德的行为或是以前被忽视的伦理问题开展讨论,让他们从中深刻体会到经营中存在哪些伦理问题,也学习一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在开放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影响员工伦理道德行为的因素固然有多种,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辐射等,但员工所在企业的组织功能是伦理行为持续培育的关键条件。企业对员工伦理教育的优势是:具有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鲜明的针对性,容易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产生激励的效果。而企业发展与维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如员工热情、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顾客,增进了企业利益,这种效益的回报反过来又支撑着员工真诚服务于顾客行为的巩固和完善。此外,企业对员工的伦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员工看来,一旦接受教育的行为与职业选择和晋升交织在一起,接受教育就成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刚性,从而产生具有强制性的伦理教育效应。因此,企业对员工的伦理培训是提高国民伦理素质的最根本途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员工的伦理行为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企业利益的部分,同时也应注重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基础部分。因为人的伦理道德行为与家庭、社会和职业道德的方方面面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是不可能具有稳定而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2)建立规范的企业伦理规章制度。到90年代中期,《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家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有成文的伦理守则来规定员工的行为。企业伦理规章制度,也可以称为伦理准则、行动宪章等,是表明企业基本价值观和希望员工遵守的伦理规则的正式文件。通过制定规定具体行为的规章制度,能够使企业内员工更充分意识到伦理行为的必要,而且加强了可操作性。企业伦理制度的内容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信条、指导方针、伦理规则和说明。其中信条一般比较抽象,指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等,如强生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对全体顾客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指导方针是关于处理敏感问题的准则;伦理规则是指导方针的详细表达,具体说明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么做;说明是解释规章中的概念及为何会如此规定的原因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