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读后感
义是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古典文献学的角度厘清它的基本含义及其假借义和引申义的演变,对我们理解儒家的正义思想甚为重要。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义字的基本义、假借义和引申义的演变;第二部分从先秦儒家对義的阐释来看儒家正义思想的形成。孔子从个人修养角度谈,重点阐发君子和义的关系、义和利的关系。孟子则提出四端说,解决了义的来源问题;开口便讲“仁义”,重点阐发了仁和义的关系。荀子首先使用“正义”一词,把义落实到社会制度层面,以正义思想作为建构社会制度的基础,基本形成了儒家正义思想。
首先,孔子论及最多的是君子和義的关系。君子在《论语》中有两个基本义项,指有道德的人或居于高位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君子和小人、义和利对起来讲,把义作为君子者流的精神寓所,并且说: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就是讲君子应该把义放在个人道德修养的首位,并作为本质内容。那么孔子是仅仅把义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就为止了吗?不是,孔子认为君子在完成道德修养后应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完成其道德修养:不仕无义(同上)所以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论述义的着力点主要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并把个人和社会作为一个融贯的整体来谈,就是内圣外王。有以义为上为质的君子居于高位,他使民以义,社会正义就可以得以实现。那么君子就可以行义以达其道。
君子应该义以为质为上,把义植根于自己的道德修养之中,然后才能入仕行其义也。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君子喻于义。义是靠君子者流去感悟、体认。并把它展现出来。
孔子主要把义范畴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孔子那里,君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完美体现,介于圣人和小人之间。圣人生而知之,是虚悬的一格。小人是道德修养不够好的现实中的芸芸众生。需要通过学而时习之的途径以达成君子人格,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就是义。因此,孔子对义的基本解释仍然是:义者,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