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孝的读后感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儒家的伦理范畴。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孝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视为最高的美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终事亲,中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于事">于事ersonName>君,终于立身。又《三才》: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儒家伦理的基本原点是”,而别的伦理意识,如悌、忠、信都是从延伸出去的。所以,儒家的伦理观可以说是以为本的人情一体观,有着视人如己的人与人的连续感,认为他人是自身的一部分,是与己相同可以为自己认识了解的另一个自我。我们的心因此是与他人的心相通的,因为人之为人就是要以孝之情作为人的本性,这就是为人之本的含义所在。孔子的文、行、忠、信”(《述而》)恰恰要力图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明儒家">明儒家ersonName>君子行事的分际,也就是家庭的孝悌伦理延展到社会上时,需要如何通过在经典的学习()、社会的实践()中表现出忠与信。这是对他人的责任,在行事中体现出合理的人情尺度,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方式。君子是那些在方面做得好的人,小人则对他人的感情缺乏必要的同情,更缺乏因为他人的同情而能够修正自己行为的能力。换言之,君子力图在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之间建立和谐关系,而其中父子关系,由于其无可逃避和无可替代性成为其他各伦的基础。儒家的政治伦理也因此首先是家庭的伦理,制度伦理也首先就是人情伦理。


   传统儒家的心性伦理是实现儒家人伦和谐的个性化,因为心性论是从意识出发而有心与性之分,人才能明心见性。是力图和谐的动源,是人情得以相通的基础。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心正才能意诚,也就是心的动力倾向通往和谐,其意向才能于涵养的意识而有收获,才能深化、扩展到其他种种社会关系之上。因为有了力图在人际之间实现和谐之的意念,人才能修身”,因为修身是提升和延展自身至他人和世界的过程。这个延展自我的第一步是在家庭关系中实现和谐的状态,也就是齐家”,只有家庭达到和谐,才能治国平天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