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义的读后感


  孔子还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义利之辨。辩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义和利的不同阐释,这是辩论最根本的文字学基础。孔子最初是怎样阐释义和利的呢?孔子在论义时是与利相对待的,把义和利作为两种不同道德人格的追求的目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认为人们应该:见义思利(《论语·述而》)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些论述表明了孔子认为的义就是宜,利就是个人的私利。因此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而如果合宜地谋取个人利益则是没有问题: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孔子谈仁义把两者之间的关系隐含在其中,但没有直接阐发。二程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讲仁义。[9]首先从根源处讲,君子所性,仁义理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而且孟子根据自己的心学主张提出了有名的“四端说”进一步明言此根源。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咋见孺子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上面从根源处,孟子认为仁义理智都根源于心。那么他又是怎样进一步阐释仁、义、礼之间的关系的呢?孟子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朱子解释说:义者行事之宜,谓之人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道,而不可以须臾舍矣。[10]在这里仁就是人心,是人所住之安宅,而义就是人所要走的正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仁义理智都根源于心,但只有仁才具有最根本的奠基性意义,义只是仁的显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